出则无心应有声,眇然天地亦难铭。
可中别有通神处,见说年来分外灵。
【注释】云谷术士:指道士。无心应有声:无心,指无为而治,不造作。应声,指顺应天意,顺其自然。眇然(miǎorán):高远的样子。通神处:通达神理之处。见说:据说。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一个道士云谷,在自然中修炼,心与物冥合,达到“出则无心”的境界。他的道法自然,不为外物所动,所以能“眇然天地亦难铭”,即高远到连天地都难以比拟了。但他的修道成果却“可中别有通神处”,这“通神处”就是他修得的一种高深的法术,能使他在人间“见说年来分外灵”。
这首诗通过描写云谷道士的修炼过程和成就,来表达作者向往神仙的思想。诗的前三句主要写道士修炼时的自然状态。诗人以“无心”二字作为贯串,说明其心已超脱于尘世的纷扰之外,达到了“无心应物”的境界。所谓“无心”,是指不随世俗而动,不因外界事物的存在而有所反应。这里用了一个“应有声”的比喻,进一步说明他的心是与万物相通的,因此对万物的变化都能有所感应。但是,他并不因此而产生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而是像自然界那样自然而然地顺应它物的发展变化,这就是“眇然天地亦难铭”的意思。
后两句则是写道士修炼的成果。“可中别有通神处”表明他的道术已经达到了一种非常高深的境界,是一种超凡入圣的本领。所谓“通神”,就是指他能与神鬼沟通,能够运用神力。这种神通并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然而,诗人认为他的神通之大,连他自己都无法完全理解,所以说“见说年来分外灵”。这一句中的“分外”二字也值得玩味。它既指道士的神通广大到了极点,也暗示了这种神通是他长期刻苦修炼才得到的。
整首诗语言平易流畅,但意境深远。它通过对云谷道士修炼过程的描绘,展示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境界,使人感到十分新奇和诱人。同时,它还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