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传真笔力高,戴嵩牛在一秋毫。
此行莫拟天台去,忍作孤僧过石桥。

墨戏屠生善老融牛

注释:用墨水在纸或绢上作画,称为“墨戏”。屠生和善老是两位画家。这里指屠隆与祝允明。

译文:用墨水在纸上作画,屠隆与祝允明两位画家技艺高超。

赏析:屠隆(1542—1615),字长卿,浙江鄞县人。祝允明(1490—1576)字希哲,更字允明,又号枝山。他们都是著名的文人画家。

草木传真笔力高,戴嵩牛在一秋毫

注释:此诗赞美了祝允明的绘画才华。他画的花鸟、山水等作品,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译文:他的笔下,花草树木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花草的香味;而他所画的牛,就像真的一样。

赏析:祝允明擅长画花鸟、山水等题材,尤其是山水画,被誉为“吴门三绝”中的第一绝。他的绘画技巧非常高超,因此被后人誉为“草圣”,即草书书法之圣。

此行莫拟天台去,忍作孤僧过石桥

注释:此行:此处之行,指祝允明此次来访。天台:地名,位于今浙江天台县。石桥:指天台山中一座有名的石桥。

译文:你此次来此,不要像王右军那样去天台游览。因为王羲之曾在这里建别墅隐居,并在那里写下了《兰亭集序》。

赏析: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书法家兼诗人。因仰慕前贤,故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定居,后在此筑宅讲学,修道养性,终于官至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据《晋书》载:“王右军素与谢安、孙兴公诸人交游。”谢安、孙兴公皆名士也。王羲之有文才而无武功,故常以“谢安再世”(谢安死后,其侄谢万继任宰相)自诩,而以孙绰比之。

王羲之在会稽山阴居住期间,经常邀请谢安等人一起游览山水胜地、品评古今文章、讨论学术问题。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是公元353年,当时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人一起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仪式。修禊是一种古老的风俗,人们借此机会饮酒赏景、赋诗抒怀。王羲之将这次集会的情景记录下来,即成为著名的《兰亭集序》,该文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由于王羲之曾在天台山隐居过,所以后人认为天台山是王羲之曾经隐居的地方。因此,当祝允明来到天台山时,便想到了王羲之。但此时王羲之已经去世,祝允明只能感叹自己无法像王羲之那样前往天台山拜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