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辞下石桥,南岳阻招邀。
五载未相见,三除不入朝。
玉楼催作记,琼阙伴吹箫。
叹世无知己,文章竟寂寥。
【注释】
吴荆溪:即吴大监。大监,官名。下石桥:指苏州市西北的石桥,为唐张祜所建。南岳:指南岳山,在今湖南衡阳市。阻招邀:被阻于山中。五载:五年。不入朝:不赴朝廷召见。玉楼:指皇宫。催作记:催促他写《登楼赋》。琼阙:指皇帝宫殿。吹箫:指吹箫引凤。叹世无知己:感叹世上没有知音。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送别好友吴大监,有“遥辞下石桥”一句起头,就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下石桥”,点出地点。“南岳阻招邀”,是说友人被南岳阻隔而不得相招,表明了友人远离京城、不能前来相聚的遗憾之情。“五载未相见”,说明两人分手已久。“三除不入朝”,是指朋友三年未曾上朝参谒君王。“五载”、“三除”和“未入朝”等词语,都表现出诗人对友人仕途坎坷、不得升迁的深切同情。
“玉楼催作记”,“玉楼”代指皇帝,“催作记”,就是催促友人写《登楼赋》,可见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琼阙伴吹箫”,是说皇帝的宫殿中有美妙的音乐,友人则陪伴着奏乐的仙娥一起吹箫,暗示诗人对友人的祝福。
末两句:“叹世无知己,文章竟寂寥。”这是全诗的警句,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才华出众,但却没有知音可以赏识,因此感到寂寞。“叹世无知己”,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命运——怀才不遇,无人理解。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友人离别情景的描绘,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时世的不满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