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东南万里馀,阅人多处定何如。
绿蓑又裹春风去,未必黄金换得渠。

【注释】:

  1. 梦入东南万里馀:《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在白马寺,将冯太常诣谢公。谢公问顾长康:’道经像中何似?’答曰:‘如从东天骑龙回。’”此用为典,表示梦中游历东南各地。
  2. 阅人多处定何如:“阅人”指观察、了解他人。“定何如”,意为究竟怎么样。即:在人多的地方生活,你的感受和看法如何。
  3. 绿蓑又裹春风去:绿蓑,绿色的蓑衣。春风,春天的风。此句意谓,又裹着绿蓑披上春风吹去了。
  4. 未必黄金换得渠:“换得”,换得来。“渠”,代词,他(指自己)。此句意为,是否一定能够用黄金换得他呢?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诗人以梦游东南万里为引,引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首句“梦入东南万里馀”,诗人以梦境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江南山水图,表现了他游历东南各地时的所见所感。这里的“东南万里馀”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万里之地,而是指诗人梦中游历过的东南各地;“阅人多处”则是诗人通过亲身经历,对人生百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第二句“阅人多处定何如”,诗人以“阅人多处”为切入点,展开了对人生百态的深入思考。在这里,“多处”指的是人生的各种境遇和经历,而“定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迷茫与困惑。他认为,在人生的种种经历中,总会有一些值得留恋的人和事,但也有一些不值得留恋的人和事。因此,他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总是犹豫不决,难以做出决定。
    第三句“绿蓑又裹春风去”,诗人以“绿蓑又裹春风去”为画面,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日图。这里的“绿蓑”指的是蓑衣,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状态;“春风”则代表着大自然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诗人在这幅画面中,仿佛看到了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他身着绿蓑,迎着春风,漫步在江南的山水之间。然而,他也明白,这种生活方式并不适合他,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风雨磨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尾句“未必黄金换得渠”,诗人以“未必黄金换得渠”作为结尾,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更在于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内心的充实。因此,他并不认为可以用金钱来换取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整首诗以梦境为引子,通过对人生百态的描绘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