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渊源汲绠深,逢时肯作子光喑。
平泉旧圃多奇石,栗里闲居只素琴。
终竟封侯凭燕颔,莫夸对客割牛心。
向来谢傅游山伴,尚有白头支道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 学问渊源汲绠深(学问的来源深远,如同汲水用的桶一样)
- 汲绠:取水用的竹筒。比喻学问或才能之深厚。
- 逢时肯作子光喑(在恰当的时候愿意做那个默默无闻的人)
- 逢时:遇到适当的时机。子光喑:指不为人所知的贤人。
- 注解:李商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不愿意在适当的时候显露才华。
- 平泉旧圃多奇石(在平泉的老园子里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 平泉:地名,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居住的地方或者他曾经去过的一个地名。
- 旧圃:过去的花园。
- 奇石:奇特的石头。
- 注解:描述了一个地方的美景,强调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
- 栗里闲居只素琴(生活在栗里的闲适生活中只有一把素琴)
- 栗里:古代一个地名,可能是作者的居所或者他曾经去过的一个地名。
- 闲居:悠闲的生活。
- 素琴:没有装饰的古琴。
- 注解:表达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的愿望,以及他对音乐的热爱。
- 终竟封侯凭燕颔(最终能够被封侯,全靠燕颔(燕颔虎头,形容相貌威严))
- 终竟:最后。
- 封侯:被封为侯爵。
- 燕颔:形容相貌威猛。
- 注解: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官职的愿望,以及对英雄气概的向往。
- 莫夸对客割牛心(不要炫耀对客人的慷慨解囊)
- 对客:招待客人。
- 割牛心:比喻大方。
- 注解:表达了诗人对节俭生活的态度,以及他对待他人的真诚和慷慨。
- 向来谢傅游山伴(以前谢安常伴同游山)
- 谢傅:指谢安。
- 游山:游历山水。
- 注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历史上著名文人的仰慕。
- 尚有白头支道林(仍有一位白发苍苍的僧人支道林)
- 支道林:南朝梁僧人僧肇,字道生。
- 注解:这里的“支道林”可能指的是另一位与佛教有深厚关系的僧人,或者是诗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对自己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的一种抒发。他既向往仕途成功,又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山水美景、闲适生活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体现了李商隐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