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定五十三人性命若一藕丝,擎起百一十城世界如一荷叶。
此未入母胎已前神通,正参见文殊已后时节。
楼阁门前事若何,夜来池沼皆明月。

以下是对《善财赞》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原文
    捏定五十三人性命若一藕丝,擎起百一十城世界如一荷叶。 此未入母胎已前神通,正参见文殊已后时节。
  2. 译文
    捏定五十三人的性命如同一根藕丝一般紧密相连,擎起一百零一座城市的世界就像一片荷叶一样展开。 在这未进入母胎之前,已经展现出神通,正是在见文殊之后的时刻。
  3. 注释
  • 善财赞:一种赞美善心的文章。
  • 捏定:形容关系非常紧密,像一根藕丝一样。
  • 命若一藕丝:比喻五十三人的命运或性命紧密相连。
  • 擎起:举起、支撑的意思。
  • 一百零一座城市:指一百座城市(通常每个城市有城墙,故称一百座城)。
  • 荷叶:一种植物,形状像伞。在这里比喻世界的宽广和包容。
  • 神通:神通广大的能力。
  • 未入母胎:尚未出生或未成为人。
  • 已前:在此以前。
  • 正参见文殊已后时节:正当看到文殊菩萨的时候之后。文殊是佛教中的智识象征,常与智慧、理解有关。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某种力量或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捏定五十三人性命若一藕丝”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力量的强大和紧密联系,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中的力量将众多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擎起一百二十城世界如一荷叶”则展现了这种力量的广阔和深远,如同撑起一片荷叶托起整个池塘,象征着无限的包容和力量。”此未入母胎已前神通”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力量的神秘和超凡,它不仅仅局限于个体,而是超越时间和空间,存在于每一个生命之中。而”正参见文殊已后时节”则表明这种力量不仅存在,还与佛法中的文殊菩萨有着深刻的联系。整首诗充满了对这种力量的敬畏和赞叹,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智慧和洞察力。

《善财赞》通过对“捏定五十三人性命若一藕丝”和“擎起百一十城世界如一荷叶”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连接万物的神奇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个体的生命状态上,更扩展到整个世界的广阔和深邃。同时,通过提到文殊菩萨,暗示了这种力量与佛法的深厚联系。整首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充满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深深敬畏,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