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后身,坐底立底。
半假半真,全非全是。
只因抬手肆乖张,万古黄梅如鼎沸。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五祖再来赞

前身(指佛性)后身(指修行中的悟性和证果),坐卧立止都在其中。
半真半假,全非全是。
只因抬手肆乖张,万古黄梅如鼎沸。
注释与赏析:
五祖再来赞:这首诗以禅宗的角度,表达了对佛教修行过程中的种种现象和理解的看法。五祖是指禅宗五位高僧中的最后一位——弘忍大师。他在传法的时候,提出了“不立文字”的观点,强调修行者要通过自己的体验来领悟佛法。因此,这首诗在赞美五祖的同时,也在批评一些过于执着于形式、语言,而忽视了内在体验的修行方式。
前身后身:这里指的是修行中的“佛性”或“本性”。佛教认为,每个人都有一颗纯净无垢的“佛性”,这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善良、智慧等品质。但在修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外界的影响和内心的迷惑,这种“佛性”往往会被掩盖或者扭曲。因此,诗中提到“前身后身”,意味着修行者应该时刻保持对“佛性”的觉察和守护,避免迷失自我。
半假半真,全非全是:这句话描述了修行中的两种极端现象。一方面,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看似真实但实则是虚假的现象,这被称为“半假”;另一方面,修行者在面对问题时,可能会采取一些看似完全正确但实则错误的解决方法,这被称为“全非”。“半假半真”、“全非全是”反映了修行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提醒修行者要警惕这两种极端的态度,寻求一种平衡和中庸之道。
只因抬手肆乖张:这里的“伸手”可以理解为修行中的一些具体行为或动作,比如打坐、念诵、参禅等。这些行为本身并不错误,但如果过于执着于形式或者过度追求某种效果,就可能导致修行偏离了真正的目标,变得盲目甚至疯狂。因此,“抬手肆乖张”暗示着修行者应该在遵循佛法的前提下,适度地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践和体验佛法。
万古黄梅如鼎沸:这里的“黄梅”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某个节日或者某个特定的修行阶段。黄梅时节通常气候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而“鼎沸”则形容气氛热烈、嘈杂混乱。在这里,“万古黄梅如鼎沸”形象地描绘出了一种热闹非凡、喧嚣不已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往往伴随着人们对佛法的误解、迷信或者盲目崇拜。诗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现象的担忧和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