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沙盆,没巴鼻,尽大地人扶持不起。
玉山路上,荆棘参天。
钟阜山前,清风匝地。
擘破宝公面皮,德云无处回避。
【注释】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十一:偈,即佛经中的韵文。偈颂,又称佛歌、颂诗,是佛教徒吟唱的宗教颂诗。破沙盆:指打破僧钵。巴鼻:指和尚的鼻子。没巴鼻,指不守戒律,不守规矩。尽大地人扶持不起:意谓天下人都支持不住。玉山:指钟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荆棘参天:形容道路险恶,草木丛生。清风匝地:形容风清气爽,宜于游览。擘破宝公面皮:指揭开和尚的伪装,暴露他的真实面目。德云:指和尚讲经说法。无处回避:意谓无法躲开。
【赏析】
此诗为颂扬佛门高僧慧远的颂诗,赞扬了他在佛学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一句:“破沙盆,没巴鼻”。沙盆,即僧人所用的僧钵。这里比喻慧远对出家修道的坚决态度。“没巴鼻”,意谓不守戒律,不守规矩。这两句诗表明,慧远是一个严守戒律,决不做违背佛法的事的高僧;同时又是一个敢于冲破束缚,勇攀高峰的开拓者。
第二句:“玉山路上,荆棘参天。”玉山,指钟山,在今南京西北郊。《后汉书·方术传》:“太和元年(129年)中,有司奏言:‘……’帝乃下诏曰:‘……。’”《后汉书》卷五十一《方术传》:“……‘太和元年(129年)中,有司奏言:‘……’帝乃降诏曰:‘……。’”。钟山,因山上多松柏,故名。荆棘参天:比喻道路艰险。这里比喻慧远开创佛教事业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第三句:“钟阜山前,清风匝地。”钟阜山,又名钟山,在今江苏南京西北。清风匝地:意谓风清气爽,宜于游览。这两句诗描绘出钟阜山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慧远的由衷敬佩之情。
第四句:“擘破宝公面皮,德云无处回避。”宝公,指慧远大师。德云,意谓和尚讲经说法的声音。这里说慧远的讲法声音无所不在,无法躲开。“擘破宝公面皮”是比喻。这两句诗赞美了慧远讲经说法的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的高度赞誉。
此诗通过对慧远的形象描述,赞颂了他作为佛学家的崇高地位和伟大贡献,表达了对他人格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