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以眼闻,色以耳见。
万法融通,六根互换。
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题诗后》,全诗如下:
僧敲古寺竹,
未到心已闲。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注释与赏析:
- 思惟相赞:此诗句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诗后》。其中“思惟”意为思考,“相赞”指互相称赞、相互欣赏。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和内心的平静愉悦。
- 声以眼闻,色以耳见: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画》。其中“声”是指听觉,“色”是指视觉,“以”表示通过……来感知。整句诗描绘了一幅画面,其中声音和颜色都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知,体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神奇魅力。
- 万法融通,六根互换:这句话出自唐代玄奘法师的《大乘经解》。其中“万法”指的是一切事物,“融通”表示融合畅通无阻,“六根”指的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整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观念,即万物相通、心灵相通,超越了世俗的束缚。
- 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这句话出自唐代玄奘法师的《大乘经解》。其中“作是思惟”表示此时正在思考,“十方佛”指的是在十个方向(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加上上方下方)的佛陀,“皆现”表示都显现出来了。整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观念,即佛陀在十方世界都存在,与我们心灵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