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命之为师,法王称之为子。
五时开演,始终辅赞世尊。
三昧常行,谈笑发挥龙女。
曾现百千妙相,迦叶椎不能举。
自言我真文殊,其馀是甚伴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解答时,先要读懂全诗,然后根据选项的要求分析作答。“七佛命之为师,法王称之为子”,意思是:文殊菩萨被七佛尊为师傅,被如来佛称为学生(或子)。这一句中,“七佛”指的是佛教传说中的七位佛陀,分别是:燃灯古佛、光严古佛、宝相古佛、弥勒古佛、无量寿古佛、观世音菩萨、地藏古佛;“七佛”是佛教中的七位导师,他们分别是:燃灯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菩提萨埵佛和释迦牟尼佛。“法王”是指如来佛;“子”是指学生或徒弟。“五时开演,始终辅赞世尊”的意思是:佛法在五个不同的时期展开宣讲,始终辅助和赞颂佛陀,这一句中,“五时”是指“五时教”,即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般若空宗。其中,原始佛教又称初期佛教,它以弘扬般若波罗蜜多、禅定等为主要特征;部派佛教是原始佛教发展的结果,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各部派之间出现了分歧;大乘佛教是在部派佛教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主张慈悲普度;小乘佛教又称声闻乘,它是佛教早期的主要流派之一,主张修行者应发愿求得成佛;般若空宗是小乘佛教后期形成的主要流派之一,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因而提倡“诸法无我”、“诸法空”。
“三昧常行,谈笑发挥龙女。”这句话的意思是:“三昧常行”,三昧即是禅宗所讲的禅定,禅定有定慧、定慧等不同形式,其中定慧最为重要。“谈笑发挥龙女”,这里指的就是禅宗。
“曾现百千妙相,迦叶椎不能举。”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曾经显现出过一百种、一千种的妙相,连迦叶尊者的拳头都举不起。这里的“迦叶椎”是形容迦叶尊者的拳头非常巨大。
“自言我真文殊,其馀是甚伴侣。”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才是真正的文殊菩萨,而其他的一切不过是我的弟子们而已。这里的“真文殊”“其馀是甚伴侣”是说真正的文殊菩萨,其他的只是他的弟子们。
赏析:这首诗是《华严经》的名句,也是《华严经》里最精彩的名句之一,也是《华严经》《金刚经》里最精彩、最著名的一句话。这句诗的意思是:文殊菩萨被七佛尊为师傅,被如来佛称为学生(或子),佛法在五个不同的时期展开宣讲,始终辅助和赞颂佛陀,文殊菩萨曾经显现出过一百种、一千种的妙相,连迦叶尊者的拳头都举不起,我才是真正的文殊菩萨,而其他的一切不过是我的弟子们。
【答案】
译文:七佛命之为师,法王称之为子。五时开演,始终辅赞世尊。三昧常行,谈笑发挥龙女。曾现百千妙相,迦叶椎不能举。自言我真文殊,其馀是甚伴侣。
注释:七佛,指佛教传说中的七位佛陀,分别指燃灯古佛、光严古佛、宝相古佛、弥勒古佛、无量寿古佛、观世音菩萨、地藏古佛。法王,指如来佛。子,指学生或徒弟。五时,指五种不同的时期:初转法轮期、正法期、像法期、末法期、涅槃期。辅赞,指辅助和赞颂。三昧,指禅宗所讲的禅定。龙女,指龙树菩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说,“迦叶见佛时,手执迦叶珠,于空中散乱,犹如龙女身,遍覆三千界。”故称“龙女”。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文殊菩萨的名句,文殊菩萨被佛教视为智慧之神。此句中所说的“文殊”,是指佛教中的智慧第一的佛号——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菩萨之一,他具有极高的智慧,能通达一切法的实相。因此,他也被尊称为“大智首菩萨”。
此句中所说的“七佛”,指的是佛教传说中的七位佛陀:燃灯古佛、光严古佛、宝相古佛、弥勒古佛、无量寿古佛、观世音菩萨和地藏古佛。这七位佛陀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佛教高僧,他们在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燃灯古佛和光严古佛被称为“二祖”,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的两位高僧;宝相古佛被称为“三贤”,是印度佛教的三大上座部佛教的祖师之一;弥勒古佛被称为“弥勒”,是未来世界的化身,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佛的再世;无量寿古佛被称为“阿弥陀”,是西方净土信仰的奠基人之一;观音菩萨被誉为“观自在”,是东方净土信仰的奠基人之一;地藏古佛被称为“地藏王”,被认为是过去地狱的主宰。这些佛陀和菩萨都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和慈悲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佛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