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依溪曲,长桥接柳堤。
俗人忙不入,孤客自安栖。
懒散今成性,烟云尽入题。
邻居有农父,时与话耕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内容、手法、语言三方面来考虑。“野寺依溪曲,长桥接柳堤。”野寺是荒废了的寺庙,长桥是连接两岸的长桥,柳堤指的是河岸上的柳树。这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所见的景色。“俗人忙不入,孤客自安栖。”“俗人”指平庸的人,“忙不入”即不进去的意思。这两句说:庸众之人忙于俗务而无暇顾及,只有我这样的孤独客人才会在此栖息。这两句是说闲人不来这里,自己却在这里住下。“懒散今成性,烟云尽入题。”“懒散”指懒洋洋地度日,这里指诗人的生活态度。“尽入题”意谓生活的内容已经全部包含在诗中了。这两句写诗人对生活的态度。“邻居有农父,时与话耕犁。”“邻居”指同住一村的人。“耕犁”是指耕作和播种。这两句意思是说:邻居中有位种田老人,经常和他谈论耕种的事。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译文:

野外的寺庙依偎在溪边曲折的岸边,长长的桥梁连接着杨柳堤岸。平庸的人忙于世俗事务,不暇顾我这种闲散之人,只有我这个独游的旅客才能在此安家。我过着懒散的日子,现在已成了习惯。我的诗篇也如同烟云般充满诗意了。邻居里有一位耕读为生的农民父亲,他经常和我谈天论地,谈论耕种之事。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全诗以“野寺”、“长桥”、“柳堤”、“农父”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幽淡雅的山水画卷,体现了作者恬静淡泊的生活理想。

首联写景,先写寺庙,次写长桥。野寺,荒凉的寺庙;长桥,连接两岸的大桥。野寺依溪曲,表明野寺建在溪边,溪水环抱野寺;长桥接柳堤,表明长桥建在河边,河水环抱长桥。野寺依溪曲,长桥接柳堤,点明野寺和长桥的位置。

第二联写人。俗人忙不入,孤客自安栖。俗人是那些忙碌于仕途的人,他们忙于应酬、应付各种事物,无暇顾及野寺和长桥;孤客是那些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他们远离仕途,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因此可以随意出入野寺和长桥。“忙”和“闲”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

第三联抒情。懒散今成性,烟云尽入题。诗人以“懒散”来形容自己的生活方式,说明自己已养成了这种懒散的习惯。“烟云”代指诗人的诗歌作品,诗人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到他的诗歌作品中,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诗意。

尾联叙事。邻居有农父,时与话耕犁。诗人的邻居是一位耕读传家的农民父亲,他常常和诗人一起谈论耕种之事,交流农耕经验。诗人通过与邻居的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农耕知识,丰富了他的诗词内容。

整首诗通过对野寺、长桥、农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同时,诗人还通过与邻居的交流,丰富了自己的诗词内容,提高了自己的文学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