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莲花国,初从太守招。
衣传方石偈,舟泊丈亭潮。
渔子应焚簄,鲛人拟献绡。
他时思旧社,无奈寄书遥。
送友人住海寺
海上莲花国,初从太守招。
衣传方石偈,舟泊丈亭潮。
渔子应焚簄,鲛人拟献绡。
无奈寄书遥。 注释:1.海寺:指海神庙。2.海上莲花国,初从太守招:意谓诗人的居处,是像海上莲花国一样美丽的地方;当初从太守那里得到邀请而迁到这里来居住。3.衣传方石偈:意为僧人的袈裟上绣有佛教经文和诗句。4.丈亭潮:指海神庙前的潮水。5.渔子:捕鱼者,这里泛指渔夫。6.簄:古时一种细长如苇草的植物,这里泛指鱼网。7.鲛人:传说中住在海水里的鲛人所织的绡,这里指鲛人所织的绡,即鲛绡。8.他时思旧社:意谓将来思念旧日的朋友或同道中人。9.无奈:无可奈何的意思。10.寄书遥:意思是写封信寄给远方的朋友。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首句“海上莲花国,初从太守招”点明题旨,诗人与友人离别后,诗人的居处是像海上莲花国一样美丽的地方;当初从太守那里得到邀请而迁到这里来居住。二、三句“衣传方石偈,舟泊丈亭潮。”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居处,僧人们的袈裟上绣有佛教经文和诗句,诗人的船停在海神庙前的潮水边。四、五句“渔子应焚簄,鲛人拟献绡。”描绘了海边渔民的生活,渔民们应该把捕鱼用的工具(簄)焚烧起来,而居住在海里的人们应该准备精美的丝织品(绡)来献给诗人。六、七句“他时思旧社,无奈寄书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将来思念旧日的朋友或同道中人,只能无可奈何地写封信寄给远方的朋友。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的居处,以及海边渔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海洋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