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年光尽,悽悽客思惊。
疏狂轻万事,行役负平生。
海月移松影,山风壮瀑声。
寒宵频作梦,曾不离吴城。
这首诗是诗人在暮年时对故乡吴中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冉冉年光尽”,意思是岁月渐渐流逝,光阴荏苒。这里用了“冉冉”来形容时间的缓慢和无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第二句“悽凄客思惊”,意思是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凄切之情和不安之感。这里的“客思”指的是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和寂寞,而“悽悽”则形容这种情感的强烈和深刻。
第三句“疏狂轻万事”,意思是诗人以洒脱的态度对待世间万物,不拘泥于世俗的繁华和名利。这里强调了诗人的超然物外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第四句“行役负平生”,意思是诗人在外奔波劳碌,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深感遗憾和愧疚。这里的“行役”指的是诗人在外的奔波和劳累,而“负平生”则表示诗人对自己未能完成事业的遗憾和自责。
第五句“海月移松影”,意思是夜晚的月光映照在松树上,形成美丽的影子。这里的“海月”指的是海上的月亮,而“松影”则是松树的影子,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第六句“山风壮瀑声”,意思是山间的风声和瀑布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壮丽的音响。这里的“山风”指的是山间的风,而“瀑声”则是瀑布的声音,通过描绘这两种声音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
最后一句“寒宵频作梦,曾不离吴城”,意思是寒冷的夜晚中,诗人常常在梦中回到吴城中。这里的“寒宵”指的是寒冷的夜晚,而“作梦”则是指进入梦境,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