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襟坐石床,岂是俗肝肠。
月露寒秋气,天风生夜凉。
禽猿四山寂,松桂满林香。
万事不相接,谁知幽兴长。
【注释】
开襟:敞开衣襟;比喻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坐石床:坐在岩石上,形容清静的生活环境。岂是俗肝肠:难道是俗人肝肠?“肝肠”泛指人的情志。月露寒秋气:指月光如霜,秋气逼人。天风生夜凉:指秋风阵阵,吹得夜晚也凉爽。禽猿四山寂:山林中鸟兽猿猴都寂静无声。松桂满林香:树林里充满了松树和桂花的香气。万事不相接:指世事纷扰,没有一丝牵连。幽兴长:内心感到十分愉快。
【赏析】
《游仙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写游仙之乐与人间之烦忧的对比,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理想与愿望。
首联“开襟坐石床,岂是俗肝肠”,意思是说,敞开衣襟坐在岩石之上,难道就是俗人肝肠?“岂是俗肝肠”,是说不是俗人的心肠;“开襟”是说敞开衣服的意思,这里指敞开衣襟来欣赏自然风光。诗人在山间岩洞之中,披散着长发,赤足而坐,面对青翠的石床,放眼远眺。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啊!然而,这并非寻常的俗人所能享受到的。因为只有那些超脱俗世、胸怀坦荡的人,才能像他这样畅游于山水之间,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和美景。因此,这里的“岂是俗肝肠”实际上是在赞叹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和高洁品质。
颔联“月露寒秋气,天风生夜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心情状态。在这宁静的夜晚,明月皎洁如霜,洒下一片清辉;秋意渐浓,寒风袭来,让人感到丝丝凉意。这样的环境氛围让人感到格外的宁静、祥和。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因为在这样的夜晚,他只能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受着那份难以言表的孤寂和凄凉。这种孤寂和凄凉正是他所渴望逃离却又无法摆脱的困境。
颈联“禽猿四山寂,松桂满林香”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中的宁静气氛。在这四野无人的山中,鸟儿和猿猴都已归巢休息;而那片茂密的树林里,弥漫着浓郁的松树和桂花的香气。这里的松树和桂花都是常绿植物,它们不畏严寒、四季常青;而松树还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节操坚贞。因此,这里的“松桂满林香”不仅意味着山林的繁盛、美丽,更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充实。
尾联“万事不相接,谁知幽兴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这个看似宁静的夜晚,他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境地;然而,当他抬头仰望星空时却发现自己与世间万物都毫无关联。这种孤独的感觉让他更加珍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而正是这份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才使得他的幽兴得以延续下去。在这里,诗人用“幽兴长”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又表达了他对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