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在筇履,山前山后行。
野花随处发,林鸟百般声。
幽径遥通寺,清流可濯缨。
村翁忽相值,又得尽闲情。
春日野步
春色在筇履,山前山后行。
野花随处发,林鸟百般声。
幽径遥通寺,清流可濯缨。
村翁忽相值,又得尽闲情。
注释:
- 春色在筇履:春天的气息和美景都映衬在竹杖和鞋子上。
- 山前山后行:在山上前后行走。
- 野花随处发:野花开遍,四处开放。
- 林鸟百般声:树林里的鸟儿叫声各具特色。
- 幽径遥通寺:一条幽静的小路通向远处的寺庙。
- 清流可濯缨:清澈的小溪可以洗掉帽子上的尘土。
- 村翁忽相值:突然遇见了村中的老翁。
- 又得尽闲情:又能尽情享受这份宁静和悠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郊游的诗。首句“春色在筇履”形象地表达了春日里自然美景与行者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筇履”这个工具来感受春天的韵味,体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欣赏。第二句“山前山后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自由漫步的情景,展现了他轻松愉快的旅行心情。
第三句“野花随处发”描述了野外花朵随处可见的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丽。第四句“林鸟百般声”则通过描绘鸟儿不同的叫声,传达了春天森林中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接下来的两句“幽径遥通寺,清流可濯缨”,通过“幽径遥通寺”和“清流可濯缨”两个画面,展示了诗人寻找清净之地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和尊重。
最后一句“村翁忽相值,又得尽闲情”则是对全诗意境的升华,表达了诗人意外遇到村里老人的喜悦之情,这种邂逅不仅带来了惊喜,也让诗人得以暂时远离尘嚣,享受难得的宁静时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