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分别见,真是与盲同。
常以身为观,因知色即空。
无生方会道,取相未成功。
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

【诗句释义】

  1. 不存分别见:没有分别心,就能看见真理。
  2. 真是与盲同:真的像瞎子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3. 常以身为观:常常用自身作为观察对象。
  4. 因知色即空:因此知道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
  5. 无生方会道:没有生灭,才能懂得道理。
  6. 取相未成功:追求外在形象,未能成功。
  7. 此意吾尝得:这种境界我已经体会过。
  8. 皆归心镜中:一切道理都归于心中明镜。

【译文】
不要有分别之心,就能看见真理。
真的像瞎子一样,什么都看不见。
经常用自身作为观察对象,
因为知道了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
没有生灭,才能懂得道理,
追求外在形象,未能成功。
这种境界我已经体会过,
一切道理都归于心中明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修行的历程,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领悟。首句“不存分别见”,是禅宗的重要思想之一,即不要有分别心,要超越世俗的执着和偏见。第二句“真是与盲同”,进一步强调了禅宗的“无执”思想,即不要有分别心,不要有执着,这样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接下来的两句“常以身为观,因知色即空”,则更进一步,提出了“以身为观”的观点,认为应该用内心来观察世界,而不是用外在的眼睛。最后四句“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则是诗人自己的体悟,他认为所有的道理都来源于内心,而这个内心就是一面明镜。整首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但内涵丰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