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策清溪岸,茅檐事事幽。
燕巢春始垒,蛛网雨来收。
翁媪能留客,儿童不识愁。
兴长归径晚,回首问群鸥。
《溪上》
溪上散策清溪岸,茅檐事事幽。
燕子在春天开始筑巢,蛛网在雨季后被清理。
老人和老太太能招待客人,孩子们对忧愁一无所知。
兴致盎然地回家,傍晚时分回头问群鸥。
注释:
- 散策:散步、漫步。
- 翁媪(ǎo):年老的夫妇。
- 燕巢春始垒:燕子在春天开始筑巢。
- 蛛网雨来收:雨水过后,蜘蛛会清理网子。
- 识愁:知道什么是忧愁。
- 兴长归径晚:兴致高昂地返回小路,傍晚时分。
- 回首问群鸥:回头向一群海鸥问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景象。诗人漫步于清澈的溪边,欣赏着茅屋深处的幽静,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他注意到了燕子开始筑巢,蜘蛛清理了雨水后的网子,这些都体现了自然生命的活力与秩序。同时,他见证了老人和老太太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以及孩子们对于生活的纯真态度。尽管他们不懂忧愁是什么,但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和满足。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感到非常高兴和自在,因为自己可以尽情享受这个美丽的环境。他在日落后告别了这个让他心情愉快的小村庄,并转向了群鸥,这可能意味着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由的追求。整首诗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喜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