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寄孤猿野鹤乡,迩来真与世相忘。
东南地阙多流水,西北山高少夕阳。
根有茯苓松色异,土生兰茝藓苔香。
细将万事都思遍,唯有闲居味最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山居》其一。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首联:“身寄孤猿野鹤乡,迩来真与世相忘。”
- 身寄孤猿野鹤乡:形容自己像一只孤独的猿猴或野鹤一样,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山林间。
- 迩来真与世相忘:近来真是完全忘记了世间的事情,与世界隔绝了。
第二联:“东南地阙多流水,西北山高少夕阳。”
- 东南地阙多流水:东南方向的地方有众多的河流。这里的“地阙”指代地理上的分界线,可能是山脉、河流等。
- 西北山高少夕阳:而到了西北地区,山峦叠嶂,很少看到夕阳西下的景象。
第三联:“根有茯苓松色异,土生兰茝藓苔香。”
- 根有茯苓松色异:在生长茯苓的土壤中,松树的颜色与其他地方的松树不同,显得格外突出。
- 土生兰茝藓苔香:在生长兰花、茝草和苔藓的土壤中,这些植物散发出一种特别的香气。
末联:“细将万事都思遍,唯有闲居味最长。”
- 细将万事都思遍:仔细思考过去的事情。
- 唯有闲居味最长:然而,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宁静的生活味道是最长久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首联表达了作者与世隔绝,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颔联则通过对比东南与西北的地理特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独特的植物景观,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珍视;最后一句点明了作者之所以选择隐居,是因为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