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风吹雨脚断,庵西斜月透疏松。
披衣起坐不成寐,细听四山鸣晓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注意通读原句,理解诗意,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晓钟:拂晓时分的钟声。晓,早晨;钟,指佛寺里报时用的铜质或铁制的打击乐器。
译文:
清晨听到风吹断雨脚的声音,庵西斜月透过松树的枝叶。
披衣起床坐卧不安,细听四处山谷传来晨钟。
赏析:
首句“晓钟”,点出时间是拂晓时分,“晓”即早晨,点明这是诗人在山中的一天之始。
颔联写诗人在山中醒来后,听到一阵清脆悠扬的钟声。这声音由远而近、由高而低,仿佛有无穷无尽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被这钟声深深吸引住,久久不能忘怀。于是,他便起身披衣起坐,静静地倾听。
颈联写诗人披衣起床坐卧不安,是因为听到了四山传来阵阵钟声的缘故。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听到了那悦耳动听的钟声。这两句诗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作者先写自己披衣起床坐卧不安,再写自己静心聆听,从而突出了钟声的美妙动听。
尾联写诗人披衣起床坐卧不安,细细倾听四周山谷传来的晨钟,终于明白了钟声的来源。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诗人对钟声的喜爱,又表现出他对山中美景的向往和热爱。
这首诗以“晓钟”为题,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听到晨钟的情景。全诗语言平实,却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诗人对晨钟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