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谢尘境,日夕心悠哉。
厨空无鼠雀,径僻多莓苔。
麻衣足自蔽,柴门讵曾开。
坐听风叶鸣,疑有幽人来。
【注释】
萧然:闲寂的样子。谢尘境:远离尘世。
厨空无鼠雀:指家贫,炊具简陋,没有养鸡养狗。径僻多莓苔:指住宅偏僻,环境清幽。
麻衣:粗布衣服。足自蔽:能遮体。柴门:用柴草搭成的门。讵:难道。
坐听风叶鸣:形容静坐中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疑有幽人来:怀疑是隐居的隐士来了。幽人:幽居的人,指隐士。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诗。全篇紧扣“闲居”这一主题,从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向往清幽生活的角度入手,描写了诗人归隐山林、过清苦生活的情趣和思想。
开头两句写诗人辞官归山后的闲适之态:“萧然谢尘境”,意谓摆脱官场的束缚,超然于尘世之外;“日夕心悠哉”,表明自己心境闲散,怡然自得。这两句既点出了诗人归隐的目的,又为下面描绘隐者的生活环境作了铺垫。接着,诗人具体地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厨房里连老鼠也找不到藏身的地方,屋外小路旁长满了青苔,门前柴门紧闭,平时很少打开。这样,不仅写出了诗人归隐后与世人隔绝的情形,而且也表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中间二句进一步刻画了隐者的生活环境。“厨空”、“径僻”等语,突出了隐者的简朴生活和清贫处境;“无鼠雀”、“多莓苔”等语,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隐者所处环境的恶劣,更突出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厌倦之情和向往清幽生活之意。
“麻衣足自蔽”,说明其衣着朴素而简陋,甚至不蔽风雨,只能遮住身体,可见其贫困程度之深。“柴扉讵曾开”,说明其住处简陋,甚至连柴门都不曾打开,足见其生活的艰辛。这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刻画了隐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清贫之境和恬淡之志。
诗人由眼前的景联想到内心的感受,表现出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坐听风叶鸣,疑有幽人来”,意思是在静坐中听到风吹树叶发出声响,心中不禁疑是隐士前来相会。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又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环境,表现了他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态和恬静之志,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