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桧高亭亭,遥见百里外。
恍疑香烟幢,亦若羽葆盖。
秀色何其多,贞心固常在。
化龙想非难,坐待风雨会。
【注释】
1.金竹峰:即指位于浙江天台山中的金竹岩,因岩中多产金竹而得名。
2.高亭亭:形容双桧高耸入云。
3.香烟幢:形容山峰似香烟缭绕。
4.羽葆盖:古代帝王所乘的华盖,此处借代山峰的巍峨。
5.秀色:美丽的姿态。
6.贞心:坚定的意志。
7.化龙:比喻人有成仙的可能。
8.风雨会:比喻时势的聚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座山峰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山峰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首句“双桧高亭亭,遥见百里外”描述了两座高大的桧树矗立在山巅,从远处就可以望见它们的影子。这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了山峰的雄浑气势,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第二句“恍疑香烟幢,亦若羽葆盖”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峰比作飘渺的香烟和华丽的羽葆盖。这种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山峰的美丽和神奇。
第三句“秀色何其多,贞心固常在”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山峰的赞美之情。这里的“秀色”指的是山峰的美丽姿态,而“贞心”则是指坚定不移的意志。诗人通过对比来强调山峰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信念。
最后一句“化龙想非难,坐待风雨会”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想象着自己如同一条龙一样,等待时机成熟,就能够化成龙飞向天际。这里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山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