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梧散瑶碧,溪水涵清漪。
凡翼毋饮栖,凤鸟当来仪。
山人以自鸣,俗士安能知。
陵谷可变迁,此志当勿移。

桐溪

桐溪,位于中国浙江省桐庐县,是一条清澈见底、风景如画的河流。这里山峦起伏,绿树掩映,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诗人在桐溪边游览,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修梧散瑶碧,溪水涵清漪。
“修梧”指的是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它们生长在河边,枝叶繁茂,遮天蔽日。诗人站在梧桐树下,仰望天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瑶碧”则是形容梧桐树的颜色鲜艳,如同美玉一般透亮。而“溪水”则是指流淌在梧桐树下的清澈河水,它静静地流淌着,为这片美丽的景色增添了一份宁静和安详。

凡翼毋饮栖,凤鸟当来仪。
“凡翼”在这里指代那些平凡的鸟儿,它们常常栖息在梧桐树下,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然而,诗人并不希望这些鸟儿只是停留在这里,而是希望它们能够展翅高飞,追寻自己的梦想。而“凤鸟”则是指高贵而美丽的凤凰鸟,它们代表着吉祥和好运。诗人希望这些凤凰鸟能够降临此地,为这美丽的景色增添一份神秘和魅力。

山人以自鸣,俗士安能知。
诗人认为,只有像自己这样的人才能理解这美妙的景象。这里的“山人”指的是诗人自己,他是一位热爱自然、追求真理的人。他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发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而“俗士”则是指那些平庸的人,他们往往被物质欲望所束缚,无法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

陵谷可变迁,此志当勿移。
诗人感叹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沿途的风景会让人疲惫不堪,但只要保持一颗坚定的心,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因此,他决心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所动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桐溪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关键词“修梧”、“瑶碧”、“溪水”、“凡翼”、“凤鸟”、“山人”、“俗士”等都富有深意,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