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临涧居,为爱涧中水。
泠泠出云窦,决决漱石齿。
流行本无意,遇坎还自止。
坎深遂成池,寒光映窗几。
于以鉴禅心,清净绝尘滓。
唯供种白莲,不洗闻尧耳。
【注释】
涧居:涧上隐居。涧,山涧。
泠泠:水声清澈。
决决:水流急猛的样子。
坎:坑、洼陷处。
【赏析】
《涧居池铭》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796)在洛阳所作。作者以清幽的笔触描写涧居景色,抒发了隐居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构思精巧。
首联点题“涧居”。涧,山间小溪。居涧上者曰涧居。涧居者,以涧之水为饮,故名之也。
颔联承首联写景。涧中流水潺潺,其声如玉佩落盘。“云窦”指涧水从高处流到低处形成的石洞。涧水自石洞涌出,犹如玉龙飞腾,故称“出云窦”。涧水又从石洞冲刷着石齿,发出“漱石铮铮”之声。这两句写涧中流水的动态和声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涧水的活泼可爱。
颈联写涧水遇洼则止,不因地势而改变流向,比喻人生道路曲折,有困难险阻,但应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末联以禅喻理,指出涧中之水能映照禅心,使人心境清净,远离尘世杂念。同时,还用“种白莲”的典故表明隐居者不追求世俗荣华富贵,只求心灵上的净化与提升,表达了隐居者追求精神境界升华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