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就穷崖,几席净如泛。
三池更幽绝,澄澈皆可鉴。
深处有蟠蛟,游子不敢瞰。
独向月明时,临流学清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名篇佳句,熟记重要作家的作品,特别是课内推荐的古诗文和重要的注释、赏析。还要了解评析诗歌的一般程序和技巧。同时,也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要求考生先写出诗句,然后写出译文,最后写出关键词的注释,最后写出对这首诗的赏析。

本诗前四句是写隐居天目山的僧人卜居穷崖上,几席干净得像水一样。三池更幽深绝远,澄澈得可以照鉴。深处有蟠蛟,游子不敢俯瞰。后两句则是写诗人自己独自对着明月,学着和尚们念经的声音,临流诵读佛经。

【答案】

天目山僧卜居穷崖上,几席净如水。

三池更幽绝,澄澈可鉴。

深处蟠蛟藏,游子不敢瞰。

独向月明时,临流诵清梵。

译文:

天目山的僧人卜居于悬崖之上,几案和座位像水一样清澈。三口池塘更显得幽深绝远,澄澈得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像。深渊里有蟠曲的蛟龙,游人也不敢去俯视它。只有到了月明之夜,我才会独自面对着流水,学着和尚们念诵佛经的声音,临流诵读佛经。

赏析:

首联描写了天目山僧人卜居穷崖上的环境,表现了环境的僻静与清幽,为下文写僧人的隐逸生活作了铺垫。

颔联写三池之水清澈见底,以喻人的心地纯净,同时也暗示了其居住环境的优美。

颈联描绘出盘蛇潜藏于幽深之处的情景,既写出了盘蛇之凶残,也暗含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

尾联写诗人面对明月,临清溪而诵经,表现了他高洁脱俗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