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诸公卿,鲜有能自全。
广受信明哲,独悟于机先。
托之老氏训,辞禄偕归田。
祖帐东都门,万口称其贤。
于今阅千龄,高风犹凛然。
【注释】
- 汉朝诸公卿:汉朝的公卿。汉初,刘邦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取“非刘氏不王”的政策,封了许多异姓王。后来,吕后专权时封了很多吕氏诸侯王。到汉武帝时,又实行推恩令,分封同姓诸侯王。所以,汉朝有众多的公卿和诸侯王,其中有不少是靠皇亲国戚或功臣的后代。
- 鲜有能自全:很少有能够保全自己性命的。
- 广受信明哲: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和称颂。
- 独悟于机先:唯独他能够及时觉悟并把握时机。
- 托之老氏训:以老庄的学说为依托。
- 辞禄偕归田:辞官不做,一同回到乡里务农。
- 祖帐(zuàn)东都门:送别宴会设在长安城东面。
- 万口称其贤:成千上万的人赞扬他的贤德。
- 高风凛然:高尚的节操令人敬仰。
【赏析】
这首五言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汉代众多公卿不能自保,而有些人则能够适时退隐归田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东汉末年的一些人物,展示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情况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首句“汉朝诸公卿,鲜有能自全”,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在汉朝时期,许多公卿无法保全自己,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公卿们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性命。因此,很多公卿选择隐退或者寻求其他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性命。
接下来的句子“广受信明哲,独悟于机先”,进一步描绘了这些人的形象。他们不仅受到人们的赞誉和称颂,而且能够及时觉悟并把握时机。这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也展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
“托之老氏训,辞禄偕归田”,进一步描绘了这些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以老庄的学说为依托,辞官不做,回到乡里务农。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简朴,但也能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两句“祖帐东都门,万口称其贤”,则描绘了送别宴会的场景。成千上万的人赞扬他的贤德,这也反映了他的影响力和威望。
这首诗通过对东汉末年一些人物的描绘,展示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杜甫对于这些人物的赞赏和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