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修二师持远徒,麻衣草座深山居。
心如莲花不著水,身似孤云行太虚。
记得茅堂明月夕,同汲寒泉煮白石。
多年不见拟相寻,秋风落叶迷行迹。
诗句解读:
- 清修二师持远徒,麻衣草座深山居。 这里“清修二师”指的是两位高僧,他们远离尘嚣,居住在深山之中。使用“麻衣草座”形容他们的简朴生活和对世俗的超脱。
- 心如莲花不著水,身似孤云行太虚。 “心如莲花不著水”比喻其心境纯净如莲花不沾污泥,“身似孤云行太虚”则形容其行为自由如孤云游翔于无垠的天空。
- 记得茅堂明月夕,同汲寒泉煮白石。 回忆过去在简陋的茅屋中共同享受月光的美好夜晚,一起从寒冷的泉水中取水煮制白石,象征着简朴而美好的友情。
- 多年不见拟相寻,秋风落叶迷行迹。 多年未见的朋友计划着再次相见,但秋风中的落叶让人难以分辨前行的方向,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期待重逢的心情。
译文:
两位高僧远离尘世喧嚣,住在深山里,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的心境如同纯洁无暇的莲花,不沾染一丝尘埃;行动则如孤独的云朵般自由自在,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我们曾在简陋的茅屋中共度美好时光,一同享受月光下的美好。虽然多年未见,但彼此的友谊依旧深厚,我们都期待着再次相聚。然而,随着秋风起,满地的落叶让人难以辨识方向,仿佛是通往未来的路被厚厚的落叶覆盖了一样,这增添了一丝迷茫感,同时也让人更加期待重逢的那一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高僧和一位友人在山上的居住状态及其相互间的深厚友谊,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用“心如莲花不著水”,比喻友人的纯洁与高尚;“身似孤云行太虚”则形容其在精神上追求的自由与超然。此外,诗中提到的共度明月夜、共享寒泉煮白石,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体现了作者对友情和自然美的珍视。结尾的落叶描写,增添了一层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和对现实迷茫之感,使得整首诗既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又不失为一份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