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中,承谁恩力。
俯仰折旋,不须外觅。
着衣吃饭,一了便了。
开眼天明,是谁不晓。
大地沙门只眼睛,丈六金身一茎草。
了恩典座
十二时中,承谁恩力。
俯仰折旋,不须外觅。
着衣吃饭,一了便了。
开眼天明,是谁不晓。
大地沙门只眼睛,丈六金身一茎草。
注释:
- 了恩典座:意为领悟佛法的真谛,坐得安稳如座。
- 十二时中,承谁恩力:指修行人要在十二个时辰(即昼夜)中,承受佛法的恩德力量。
- 俯仰折旋,不须外觅:形容修行人面对生死轮回时的自在从容,不必寻求外界的帮助或依靠。
- 着衣吃饭,一了便了:意指穿衣吃饭这些日常生活琐事处理得当,修行就已圆满。
- 开眼天明,是谁不晓:指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世间万物都在变化,而修行者对此却能洞悉一切。
- 大地沙门只眼睛:指修行者拥有一双洞察世间万物的眼睛。
- 丈六金身一茎草:形容修行者的佛身如同一根草一样微小,但蕴含巨大的智慧和能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者内心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超越世俗烦恼,达到内心平静与解脱的境界。诗中的“了恩典座”表达了修行者对佛法的理解与领悟,意味着他们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安宁。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述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佛法的智慧,以及对世界的深刻洞察。整体上,诗歌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洞察世事的修行者形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