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土成金古赵州,据人来问直相酬。
声前有意今谁委,门外一江春水流。

【释义】

撮土成金,古赵州。据人来问,直相酬。

声前有意,今谁委?门外一江春水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偈颂是一种说唱文学,在唐代极为盛行,它以韵语的形式把佛经中的偈文加以改编,并配以音乐歌唱,以适应听众的欣赏口味。这种文学形式与一般诗歌有很大的区别,其特点是:内容多是宗教色彩较浓的佛经故事,形式上则采用韵文和散文结合的方式,用口语化的词句,加上一定的音乐节奏,以便于吟诵演唱。本诗就是一首典型的偈颂诗。从诗的内容看,此诗应是作者为赵州(今河北省赵县)某寺庙所做,所以题名“偈颂”。

“撮土”即撮土为香,这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意即将净土(指佛教所说的理想世界)捏成小团,虔诚地拜祭。“成金”即指通过修行达到觉悟的境界,也就是佛家所说的“金身”。赵州禅师提倡的“不立文字”和“顿悟法门”是当时禅宗的两大流派之一。“据人”是指有人来问赵州:“什么是佛法呀?”“直相酬”是说赵州回答:“你问我什么,我就给你答复什么。”这里“酬”字是应答的意思。“声前”是说赵州的回答先于声音之前就说出来,也就是说他的答案没有经过语言的传递就传到了听者的心上,这正体现了“不立文字”的特点。“意”指心中的想法,“今谁委”则是说现在又有谁能够接受他的教导呢?“外一江春水流”,这里的“春水”喻指人的本性,也就是佛性,而人的本性就像春天里的江水一样不断地流动变化。

本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