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有令不虚行,三顿乌藤大险生。
龙得水时增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
【注释】
偈:佛教用语。即佛经中的颂歌,用以说明教义,或唱念佛号、咒语。偈颂:是佛教中的一种诗体。
龙得水:指龙得到滋润的水泽而显得精神焕发。
虎逢山:指虎得到森林而显得威猛。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赞龙与虎,表达了自己对理想追求和事业成功的强烈愿望。
“东君有令不虚行”,东君,指春神;行,行走,行动。这句意思是说,春神下达的命令是不虚行的,它要到处活动,到处行走。
“三顿乌藤大险生”,三顿,指多次;乌藤,指黑松;险生,险阻。这句意思是说,春天到来,万物复苏,黑松经过多次的风雨洗礼,终于挺直腰板,昂首向上了。
“龙得水时增意气”,龙,指黑松;意气,指精神。这句意思是说黑松得到滋润的水泽后,变得精神焕发。
“虎逢山色长威狞”,虎,指黑松;威狞,威武而凶猛。这句意思是说,黑松遇到山的颜色就显得威猛。
这首诗通过对龙和虎的形象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追求和事业成功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