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山手中书佛字,问他端尔要心开。
只将佛字为酬对,元是曾持五戒来。
【注释】
药山: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临济宗的开山。手:执笔。书:书写,指在佛字上作记号。佛字:佛教经文。端尔:端正的样子,这里指心地端正。要:求、求得。心开:心灵得到启发。只:仅仅、只是。酬对:酬应、应对。元:原本。曾:曾经。持:持守,保持。五戒:佛教戒律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药山大师的一次对话。药山问作者“心”是什么,作者回答“心即佛”,药山说“你心地端正,应该开悟了”。诗人回答说“我只是用‘佛字’来应对,其实我已经持守了五戒”。
从药山大师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禅宗的理解,他认为禅宗的修行方法就是“心即佛”。而禅宗的修行方法就是通过“看话头”、“参话头”等方法,直接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真正的觉悟。
诗中,“药山手中书佛字,问他端尔要心开。只将佛字为酬对,元是曾持五戒来。”这四句话,分别代表了药山大师的四个问题。
- 药山大师问道:“你手中的佛字是什么意思?”
- 药山大师又问:“你的心是不是已经开悟了?”
- 药山大师说:“你只是用‘佛字’来应对,其实你已经持守了五戒。”
- 药山大师最后总结道:“你只是用‘佛字’来应对,其实你已经持守了五戒。”
整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通过药山大师与作者的对话,展示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心即佛,通过“看话头”、“参话头”等方式,直接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真正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