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之真,是真非真。
我父之赞,是赞非赞。
非真是真,非赞是赞。
塞破虚空,断杨岐旨,灭临济宗。
分付定水,打凤罗龙。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释慧空(一作道行),内容涉及对永嘉禅系祖师的评述,以及禅宗的修行方法。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翻译与赏析:

第一句:“天目和尚赞松源和尚像永长老请赞”

  • 译文:这是天目(或道行)和尚赞美松源和尚像,并让永长老来评价。
  • 注释:永是人名,此处可能是某位长者或学者的名字。”松源”可能是松源寺或松源禅师,而“和尚”则指佛教僧侣。

第二句:“我祖之真,是真非真”

  • 译文:我的祖先的真实,不是真的。
  • 注释:这里讨论的是禅宗中对“真如”、“本性”等概念的理解。”我祖之真”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禅宗传统或教义。

第三句:“我父之赞,是赞非赞”

  • 译文:我父亲的赞誉,不是赞誉。
  • 注释:这反映了禅宗中对“言说”(语言表述)和“实相”(本体真相)之间关系的探讨。

第四句:“非真是真,非赞是赞”

  • 译文:是非真实,非赞誉为赞誉。
  • 注释: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禅宗中对于言语和实际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五句:“塞破虚空,断杨岐旨,灭临济宗”

  • 译文:封闭了虚空,切断了杨岐派的旨意,消灭了临济派的传统。
  • 注释:杨岐派和临济派都是中国禅宗的重要支派,此句显示了对禅宗传承的一种批判态度或创新精神。

第六句:“分付定水,打凤罗龙”

  • 译文:将定水的禅法传授给弟子们,让他们像凤凰那样飞翔、像龙那样腾跃。
  • 注释:这是对禅宗教学方法的具体描述,强调通过实践和体验来领会禅宗的核心教义。

整体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一位禅师在评价他人作品或思想时的深刻见解,特别是在禅宗领域。它不仅涉及到对特定禅宗流派的评价,也体现了禅宗中关于言语表达和实际体验之间的关系的思考。通过对这些概念的阐述,诗人传达出对禅宗传承和发展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