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不是临济,争打六十拄杖。
较之七佛已前,都无许多劳攘。
即是吾真种草,何须特地写像。
【注释】
禅人:禅宗僧人。画师:画画的人。
赞:佛教徒给某人讲经说法的颂词或赞辞。
其三:是说此诗是第三首。
黄檗(bò):禅宗六祖慧能,号黄檗禅师。
临济(lǐjì):禅宗五祖弘忍,号神秀,后人称其为“临济”。
七佛:佛教谓过去世有释迦牟尼佛等七佛。
吾真种草:我种的真种子。
【赏析】
这首偈语是对黄檗禅师画像赞的答话。前两句是赞语。后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回答。黄檗是禅宗六祖,他的禅风以“不立文字”著称,而画师却要画出他的像来。所以作者说,黄檗不是临济;他既然已到临济的境界,又何必用拄杖来打呢?这是说,黄檗既已达到临济那样的高度,就不必再用拄杖了。
接着作者说:“较之七佛已前,都无许多劳攘。”意思是说,与六祖以前比起来,七佛时代也用不着这样劳碌奔波了。
末句是回答画师的话,他说,既然是这样,你何必特地为我画像呢?这一句中,“是吾真种草”,是说,我种下的真是真正的“种子”;“何须特地写像”,是说,你何必特地为我画出像来呢!
全诗在形式上是一首七言偈语,内容上是一则禅宗公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