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送君杨柳津,隔江相忆始相亲。
未能款曲论心事,翻似寻常识面人。
一枕落花终夜雨,十年芳草故乡春。
栽松若有青山剩,借结茅庐作近邻。

【注释】:

  1. 不忍(yì):不忍心。2. 石居上人:即石居和尚,作者的朋友。3. 杨柳津:指送别之地的河流渡口。4. 翻似(fǎn sì):倒像是。5. 栽松:种植松树。6. 青山:山色青翠,常用以比喻美好的环境。7. 近邻:亲近的人。8. 芳草:这里指故乡的春草,也泛指家乡。9. 茅庐:茅草屋,借指简陋的住房。10. 结茅庐:在山上搭起茅屋,隐居生活。11. 留连:留恋不愿离去。12. 相顾:互相看。13. 惆怅:忧伤、愁苦。14. 幽恨(yōng hèn):深沉的怨恨。15. 清夜月:明亮的月光。16. 梦寐:梦中和醒着的时候,指日日夜夜。17. 长年:一年到头。18. 无由:无法实现。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不忍分手,但又不能不送别的情景;颔联写诗人与友人话未说完便匆匆分别,因而感到遗憾;颈联描写了朋友远行后的孤寂心情;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因不能与朋友共度良辰而深感惆怅的心情。
    首句“不忍”二字,道尽诗人送别的复杂心理。第二句“隔江相忆始相亲”,是说虽然不能亲口诉说离别之情,但彼此的心却越来越贴近了。第三四句“未能款曲论心事,翻似寻常识面人。”是说因为自己不能把话完全说出来,所以反而像是要向朋友倾诉心曲一样。第四句“一枕落花终夜雨,十年芳草故乡春。”是说自己被一夜的风雨惊醒,看到窗外满地落花,想到自己离开故乡已经十年了,又看到故乡的芳草,勾起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而依依不舍的深情。第五句“栽松若有青山剩,借结茅庐作近邻。”则是说如果能在山上种上一些松树,那就有青山为邻了。最后两句“留连:留恋不愿离去。”是写诗人因为舍不得朋友而久久徘徊不去的情景。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运用多种手法,将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写得非常细腻、真切,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伤感和无奈。同时,通过对朋友远行后的生活状态的描述,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感情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