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社燕忽辞梁,志士鹰扬在四方。
一曝十寒吾已老,寸阴尺璧子须忙。
松于雪里方知操,梅到春前便有香。
此去莫忘灯下约,蠹书重整此山房。
【解析】
本题是一道考查诗歌内容和语言风格的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题考核选择重要诗句的默写能力(情景描写)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能正确书写出相关语句。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对原诗的理解能力。考生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分析诗意。本题中需要注意以下关键字:社燕——燕子;志士——勇士;操——节操;梅——梅花;灯下约——约定。
【答案】
译文:秋风萧瑟,社燕已归,辞别梁上的巢穴,我这位志士却要扬帆远航,去四方建功立业;岁月不饶人啊!我年华老去,而你却要抓紧时间,抓紧学习,抓住时间。松于雪里方知操,梅到春前便有香,此去莫忘灯下约,蠹书重整此山房。赏析:
首联以秋风起兴,点明季节。秋风萧瑟,社燕忽然从梁上飞走了,暗示诗人离别家乡。“忽”字表明了时间紧迫,表现诗人急于启程的心情。
颔联紧承上文,用典抒情。诗人说,自己虽已年老,但志向未衰。他劝勉儿子要抓紧时间,抓紧学习,抓住时间。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厚谊。
颈联由物及人,进一步劝勉。诗人借用“松于雪里方知操,梅到春前便有香”两个生动的比喻,勉励儿子在困难面前要像松树一样经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梅花到了春天才开放,所以要用“到”字表示其难得。诗人希望儿子不要虚度光阴,要在春天到来之前就抓紧时机刻苦学习。
尾联用典作结。诗人说,这次分手之后,不要忘了我们的“灯下约”。意思是,我们约定在灯下见面。“蠹书”,即蛀虫吃书,这里指书籍。诗人希望儿子要珍惜读书的机会。
全诗通过劝勉儿子抓紧时间学习,表达了诗人与儿子依依惜别的深情,也表现了他希望儿子早日成才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