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晓出凤凰城,烟棹悠悠春水平。
征雁北归乡有思,大江东去世无情。
渡人来往青山在,霸业兴亡白鸟惊。
惆怅鲸吞心未死,至今朝暮逐潮生。

【注释】

凤凰城:古称,指京城。

征雁北归乡有思:南飞的大雁北归,思念家乡之情。

大江东去世无情:大江滔滔东逝,没有一点留恋。

霸业兴亡白鸟惊;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兴衰荣辱,连白鸟都为之一惊。

鲸吞:吞食,比喻吞并。

惆怅鲸吞心未死,至今朝暮逐潮生:我心依然如旧,仍像那鲸鱼吞食一样地吞没一切。

【译文】
春风拂晓从京城出发,烟波浩渺春水荡漾。
北归的雁群充满思乡之情,奔腾的江水却无情地向东流淌。
渡船往来青山依旧,昔日王侯的霸业如今只剩白鸟惊慌。
心中仍存豪情壮志,但岁月流逝朝暮之间,潮水不断涌来。

赏析:
《渡钱塘江》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作者借写自己乘舟过江所见的景物和感受来抒发对历史盛衰兴替的感慨。首二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清晨,东风微拂,晓雾渐散,京城的城门在朝阳映照下逐渐显露出来,江上的船只在晨曦中缓缓驶过。然而,这美景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伤。诗人以“征雁北归乡有思”一句为线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思念之苦。
三、四句则是对“征雁北归乡有思”的具体化。大江滔滔东逝,没有一点留恋。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兴衰荣辱,连白鸟都为之一惊。这一联诗既点出了时间的背景——历史,又写出了空间的背景——江山。江山易老,而人却可以长生不老,这种巨大的反差更增添了诗句的悲凉感。
五、六句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感慨。作者借“鲸吞”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也表达了自己心中的不甘和愤怒。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大江一样,永远奔腾不息,永远不会被吞没。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悲哀。
尾联两句则以抒情的方式收束全诗。虽然岁月流逝,朝暮之间,潮水不断涌来,但是诗人的心却依然如旧,仍像那鲸鱼吞食一样地吞没一切。这既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一种抒发,也是对历史沧桑的一种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