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仙额篆封苔,密密春云洞不开。
白蟒降时凭铁锡,红霞飞处接瑶台。
林幽怪石如人立,夜静空山有鬼哀。
一曲凤箫声已断,释签岩下独徘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玉京仙额篆封苔,密密春云洞不开。(注释:玉京仙额,指仙境;篆封苔,指石上的苔藓)
这句诗描述的是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玉京”指的是仙境,而“仙额”则是指那些被雕刻在石头上的神秘图案。这些图案被岁月的尘埃覆盖,显得有些破旧。而“苔”,则是指那些生长在石头上的绿色植物。整句诗的意思是说,这片山水如同仙人居住的地方一样,充满了神秘和美丽。然而,尽管这里风景如画,但春天的云雾却无法散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 白蟒降时凭铁锡,红霞飞处接瑶台。(注释:白蟒,指的是白龙;降时凭铁锡,指的是白龙降临时的情景;红霞飞处接瑶台,指的是红霞飞舞时的景象)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白蟒”指的是一种传说中的巨兽,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风雨来临。而“降时凭铁锡”,则是指这种巨兽降临时的情景。它似乎在用自己的力量来驱赶着周围的云雾,让天空变得晴朗起来。与此同时,“红霞飞处接瑶台”,则是指当红霞飞起时,那种绚丽多彩的景象仿佛与高高的瑶台相连。这两句诗共同描绘出了一幅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并存的画面。
- 林幽怪石如人立,夜静空山有鬼哀。(注释:林幽,指的是森林深处;怪石,指的是形状奇特的石头;如人立,指的是这些石头仿佛是人类站立的样子;夜静空山有鬼哀,指的是夜晚的山林中传来了悲伤的声音)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森林中的景色。“林幽”指的是那片深深的森林,那里的树木茂密,阳光难以穿透。而“怪石”则是那些形状奇特、形态各异的石头。这些石头仿佛是人类站立的样子,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的时候,只有那空荡荡的山林中传来了悲伤的声音,让人不禁心生感慨。这两句诗共同描绘出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自然世界。
- 一曲凤箫声已断,释签岩下独徘徊。(注释:一曲凤箫声已断,指的是凤箫的声音已经消失;释签岩下独徘徊,指的是诗人独自在岩下徘徊,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一曲凤箫声已断”,则是指那些曾经陪伴着诗人度过许多时光的凤箫的声音已经消失,只剩下诗人独自一人在这寂静的山林中徘徊。“释签岩下独徘徊”,则是指诗人独自站在那个被称为“禅意”的岩石下沉思,寻找着人生的真谛。这两句诗共同描绘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