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流水自东西,漠漠杨花客思迷。
杜宇亦来归未得,一春不向此山啼。
注释:
客中:客人的居处。
白云流水自东西,漠漠杨花客思迷:在东边的山头有白云流过,西边也有,而山上的杨花随风飘荡,我站在这山中,思绪纷乱。
杜宇亦来归未得,一春不向此山啼:杜鹃鸟也来了,它想归去却不能,春天里它都不在这里啼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游子情怀的诗,诗人借景抒情,将自然景物与自己漂泊异乡的孤独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
首句“白云流水自东西”,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东边的山头有白云流过,西边也有,而山上的杨花随风飘荡。这里的“流水”指的是山间溪水流淌的声音,而“白云”则是指天上飘过的云彩。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到宁静而美丽,但同时也会触动人的内心情感。
第二句“漠漠杨花客思迷”,则更加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漠漠”指的是空旷、模糊的感觉,而“杨花”则是春天最常见的花朵之一,它们随风飘散,给人一种朦胧、飘渺的感觉。诗人站在这山中,思绪纷乱,无法平静下来。这种情感既来自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也来自于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第三句“杜宇亦来归未得”,则引入了一个新的元素——杜鹃鸟。杜鹃鸟是中国传统的文学形象之一,它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在这里,诗人用“杜宇”来代替自己的情感表达。他想知道这只杜鹃鸟是否真的想要回归,但又觉得无法实现。这种情感既充满了期待,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最后一句“一春不向此山啼”,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虽然杜鹃鸟每年都会在这个季节来到这个地方,但它并不在这里啼叫。这可能是因为杜鹃鸟想要回归家乡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并不适合它的生存。总之,这个场景让诗人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他深深地思念着家乡和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