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哉老贼,偷心未息。
石灰布袋,到处成迹。
若谓子为父隐,毕竟曲不藏直。
今日因斋庆赞,未免乘时拈出。
【注释】
老贼:这里指奸诈的小人。
偷心未息:指奸诈的人的心没有停止过。
石灰布袋:比喻奸诈人的嘴脸。
到处成迹:处处留下痕迹。
曲不藏直:指奸邪的行为,不能掩盖其正直之心。
今日因斋庆赞:今天因为斋饭而庆祝,即今天为了庆祝斋饭而趁机揭露奸诈之人的罪行。
未免:竟然、居然。
乘时拈出:抓住时机揭发、指责奸诈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以犀利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将奸诈之人的行为暴露无遗。全诗共六十七首,这是第五十七首。
一、二句“咄哉老贼,偷心未息”,直抒胸臆,点明主题,为下文铺垫。“老贼”二字,既表明了诗人对奸诈之人的痛恨,又暗示了他们年纪虽大,但仍然在干坏事。“偷心”二字,则进一步揭示了奸诈之人的本质。
三、四句“石灰布袋,到处成迹”,形象地描绘了奸诈之人的行为特点。他们就像石灰袋一样,虽然外表看似普通,但实际上却充满了邪恶的气息。“到处成迹”四字,则强调了奸诈之人行为的影响范围之广、之深。
五、六句“若谓子为父隐,毕竟曲不藏直”,是对奸诈之人的直接质疑和嘲讽。他们总是打着为父母掩饰过错的幌子,但最终却是在掩盖自己真正的恶行。“曲不藏直”四字,既表明了奸诈之人的狡猾和虚伪,又揭示了他们的本性难移。
七、八句“今日因斋庆赞,未免乘时拈出”,则是对奸诈之人的进一步揭露和抨击。他们在庆祝斋饭的时候,却趁机揭发、指责奸诈之人,这种行为真是可耻至极!“未免”二字,则强调了诗人对这种行径的反感和谴责。
这首诗通过尖锐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将奸诈之人的丑行暴露无遗。诗人以犀利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奸诈之人的强烈反感和鄙视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面对邪恶势力,我们不能姑息迁就,而应勇敢地站出来,揭露其真面目,捍卫正义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