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秋深满意黄,一川禾黍拥人香。
悬知岁乐农无事,已见茅檐压酒尝。
【注释】次韵周提刑出邓鄙五首 其三 过汉东:经过汉东(地名,今河南信阳)。
满意:满足。
一川禾黍拥人香:满河的庄稼香气扑鼻。禾黍:泛指庄稼;禾,即粟,是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黍为稷之别名,都是谷物。拥:环绕。
悬知:料想,猜想。岁乐农无事:一年到头农民没有事干。岁乐:指丰收。无事:闲适,没有烦扰。
见:看见。茅檐:用茅草盖顶的房檐,这里指农家的屋顶。压酒尝:在屋檐下压酒品尝。尝:试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好友周必大有感于农村丰收景象而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里,稻谷飘香、农事无虞、百姓安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生活安宁的赞美之情。
首句“野菊秋深满意黄”,开篇即点明了时令,秋天已至,菊花盛开。这里的“满意黄”不仅描绘了菊花的颜色,也暗示了农民们对丰收的喜悦和满足。接着,“一川禾黍拥人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田野上的景象,金黄的稻谷与高粱交织在一起,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仿佛整个田野都在向人们展示它的丰饶。
第二句“悬知岁乐农无事”,诗人通过想象表达了他对于农民丰收后的生活状态的推测。在这里,“岁乐”一词不仅指丰收的年景,更隐含了农民们因丰收而心情愉悦,生活无忧的状态。这种状态正是诗人所期待和向往的——一个农民可以安心地享受丰收带来的乐趣。
第三句“已见茅檐压酒尝”,则是诗人直接描写了农民们的生活场景。他们在田间劳作了一天,回到自家的小屋里,将收获的庄稼酿制成美酒,品尝着劳动的成果。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农民们的勤劳和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生活安宁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