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台穹窿,高灵下堕。
庆阴仿佛,从坐嶪峨。
宵升于丘,时通权火。
维天之命,百禄是荷。
【注释】
崇台:高大的平台。穹窿:圆拱形,此处形容高耸的台阁或楼阁。下堕:降落。庆阴:庆贺的恩泽。嶪峨(wéi é):高大而雄伟。宵升:指在夜间举行祭祀时登坛致祭。权火:权宜之策。维:是。百禄:百福,多福。荷:担当。
赏析:
此诗为郊祀天地所用的乐章,其内容是歌颂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描绘了天地之间宏伟壮丽的场面,以及人们在其中所享受的恩惠和福祉,表达了对天地自然的崇敬之情。
崇台穹窿,高灵下堕。
庆阴仿佛,从坐嶪峨。
宵升于丘,时通权火。
维天之命,百禄是荷。
【注释】
崇台:高大的平台。穹窿:圆拱形,此处形容高耸的台阁或楼阁。下堕:降落。庆阴:庆贺的恩泽。嶪峨(wéi é):高大而雄伟。宵升:指在夜间举行祭祀时登坛致祭。权火:权宜之策。维:是。百禄:百福,多福。荷:担当。
赏析:
此诗为郊祀天地所用的乐章,其内容是歌颂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描绘了天地之间宏伟壮丽的场面,以及人们在其中所享受的恩惠和福祉,表达了对天地自然的崇敬之情。
【注释】 1. 御楼:皇宫。 2. 其三:指《长歌行》之第三首,诗中“重城春满,双阙云浮”即指此。 3. 重(chóng)城:指京城。 4. 雉扇:古代宫中的一种旗帜,形如鸡头,用以障风。 5. 珠旒(liú):古代帝王所戴的玉制冠冕,由珠串成,下垂为旒,以垂于两边,故称。 6. 叶风:指微风轻拂。 7. 应律:与音律相合。 8. 文德:文化修养。 9. 怀柔:安抚、柔和。 10.
朝会其二 太平之符,昭发众瑞。 爰有嘉禾,异垄合穗。 大田如云,既穫既刈。 野人愉愉,不亦有岁。 【注释】 太平之符:太平的征兆。 昭发众瑞:明显地显示了各种吉祥的征兆。昭发:明显,显著。 爰:于是,就。 嘉禾:指禾苗长得又高又好。 异垄合穗:不同的垄里长出的禾苗都聚在一起结出穗子。 大田如云:大片田地像一片云一样。 既穫既刈:收获完毕,收割完毕。穫,收割。刈,割草。 野人愉愉:农夫们高兴愉快。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本题要求学生先翻译诗句,再赏析诗句大意,最后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自己对诗的理解,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和注解来理解诗意。如“恩覃春煦”,意思是“恩泽普及春天的温暖”,其中“覃”是普遍的意思;“令布风驰”,意思是“命令颁布,春风疾驰”,其中“令”是命令;“声名昭晰”,意思是“名声显赫”,其中“声名”是声誉;“文物葳蕤”
【注释】 毓粹乾坤:孕育天地的精髓。 储休阴阳:储存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 氤氲馥郁:香气四溢,芬芳扑鼻。 纷炜煌煌:光芒万丈,照耀四方。 融为和气:融合成为和谐之气。 发为祥光:发出吉祥之光。 瑞牒昭纪:吉祥之兆彰显于历朝历代。 万寿无疆:祝愿寿命无限,永远长寿。 【赏析】 《朝会》共三首,这是第三首。此诗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盛唐气象图。 “毓粹乾坤,储休阴阳
【注释】 ①爰(yuān):发语词,无实际意义。嘉禾:指禾穗上长出的谷物。含章:犹言含苞待放,喻指禾穗尚未成熟但有希望。自天:从天上降下。宛城洛画:指宛城、洛邑的城墙和城池上的图画。粲若奎躔(qián chá ):《诗经·小雅·甫田》中有“奎主四星”之语,奎为二十八星宿之一,这里指代奎星。躔,即星群。奎躔,比喻事物众多,繁盛。珍符:吉祥的象征。显著:明显地显露出来。灵意:神灵的意志。昭宣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涣号爰发,皇敷至仁。(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涣(huàn)是文王的称号,他的名字“文”意为教化,“武”指武力。爱发即“爱民”,意指爱民如子。皇敷至仁,表示皇恩浩荡,充满仁德。 2. 幽隐尽达,洪德日新。(出自诗经《小雅·鸿雁》):幽隐指的是隐秘之处,这里指国家或民众内心的隐秘需求得到满足和实现。尽达意味着完全开放,无遗漏。洪德即广大的德行,日新则每天更新,不断进步。
朝会 其一 华滋凝气,灵粹发祥。 紫盖轮囷,金跗炜煌。 阳蓼三秀,甘泉九房。 瑞图休证,君王寿昌。 注释:华滋:美好的气息。灵粹:灵气凝聚,精华凝聚。 凝气:凝聚的气息。 灵粹发祥:灵气凝聚,精华凝聚,万物生长,吉祥之兆。 紫盖:帝王的冠冕。 轮囷:形容高大而曲折的样子。 金跗(fǔ)炜煌(wěihuáng):金色的脚和明亮的光辉。 阳蓼(liǎo):阳光下的蓼花。 三秀:三次开花。 甘泉九房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第一句“地效珍物”“朝会”,是说地上的珍宝,都是朝廷所赐;第二句“时维兹禾”,即指“时维九秋”;第三句“秀标四颖”,是指庄稼长得高耸入云;第四句“祥掩并柯”,“祥”指的是禾苗上的穗儿,“掩”“柯”是禾叶的意思。第五句“嘉生绝拟”,是指嘉谷之生,无出其右;第六句“善应为多”,是指庄稼长势良好,应是天意使然;第七八句“光溢图谍,宣用登歌”,是以《诗经》中“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注释】 飨:祭。 宗祧:祖庙。 骖腾素虬:乘着白龙飞翔的样子。 归自庙:回到庙中。 端闱:正室。 百常:指天子,皇帝。 耸环:巍峨高耸。 七校:指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天象可反映人事,故用七校象征皇帝的权威。 倾瞻:仰视。 覆焘:遮盖、护养。 【译文】 祭祀祖先,是圣君之孝。 驾着白龙飞回,回到宗庙中。 正室庄严,威严肃穆,像北斗星那样高耸。 天下万邦都仰视,好像天要庇护一样。 【赏析】
【注释】: 1. 端闱壮丽,羽卫骁腾:指皇宫的门户宏伟壮观,卫士们英勇威猛。 2. 天仪毕晔,如日之升:指天空中各种天文仪器明亮辉煌,犹如太阳冉冉升起。 3. 千官景从,万宇仰承:指朝廷官员都追随在皇帝周围,整个宇宙都在仰望着皇帝。 4. 辉光四充,介福其膺:指四面八方都充满了光辉,这吉祥福气就降临在你的身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帝王的颂歌,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全诗通过对皇宫
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皇帝盥洗用《乾安》皇帝俭勤,盥用陶瓦。 解释:皇帝节俭勤奋,洗手时使用陶瓦。 注释:皇帝,指宁宗皇帝。俭勤,节俭勤奋。盥,洗手。 礼神颂祗,奠币献斝(jiǎ)。 解释:向神明致敬并祈求吉祥,将祭品摆放好后献上斝(jiǎ)酒。 注释:神,指神明、神灵,这里指天地山川之神。献,奉献。 月鉴阴肃,醴(lǐ)液融冶。 解释:月亮映照出清澈的光辉,醇美的美酒融化成一片。 注释:鉴,镜子
【注释】 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其四 降神用《景安》:宁宗在南郊举行祭祀,祭礼开始前,先降神于太庙。这首诗是描写这一场景的。 金石宣昭:钟鼓等乐器的声音响亮、悠扬。 羽旄纷纶:古代祭祀时,主祭人执羽旄(一种长柄旗),引导仪仗队入场。 洁火夕照:傍晚时分,天边的云彩被火光映成红色。 风马招摇:指仪仗队中的马匹。招摇,形容仪仗队的威势。 惟德之亲: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与神灵相亲相敬。 【赏析】
注释: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其三 降神用《景安》 泰尊媪厘,祖功宗德。 辰躔陪营,岳渎受职。 神哉来下,神哉来格。 飨德惟馨,留虞嘉席。 赏析:这首诗是关于宁宗郊祀的第三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崇敬的心情,描述了宁宗郊祀的过程。诗中的“泰尊媪厘”是指宁宗皇帝,“祖功宗德”则是指他的祖先们的伟大功绩和道德品质。而“辰躔陪营”则是描绘了天象的变化,“岳渎受职”则是对山川河流的敬仰
【注释】 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降坛: 帝飨于郊,一精二纯。 皇帝在郊外祭祀,用一种精米和两种纯净的粮食。 紫觚陟降,嘉玉妥陈。 用紫色的酒器登上坛顶,精美的玉石摆放在祭台。 神方留娭(xiao),瑞贶纷纶。 神灵享受宴饮之乐,祥瑞之物纷纷降临。 申锡无疆,螽斯振振。 赐福无尽,子孙繁衍昌盛。 【赏析】 此为郊祀之诗。郊祀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祖宗等的一种宗教活动。此诗描写了皇帝在郊外祭祀时的情景。
【注释】 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还位:祭祀天地的祭礼。肃肃,恭敬的样子。鋗鋗,盛大的样子。天行,指天上运行。徐谧,缓慢而平和的样子。皇仪,指皇道。昭懋,光明照耀的样子。光连重璧,指光辉灿烂。物备簋豆,指祭祀用的器皿齐全。于皇以飨,无声无臭,指祭祀时没有嘈杂声和异味。 【赏析】 《还位》,是宋宁宗时祭祀天地所用的乐章名。《宋史·乐志》记载:“郊庙诸舞用《安和》、《安德》二曲。大祀日再拜,《安和》舞
这首诗是《尚书·益稷》篇中的一篇,讲述了古代祭祀天地、山川、社稷、先祖等神灵时,如何摆放祭品、献上祭品、祈祷神灵保佑等内容。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列俎孔陈(摆放祭品) 嘉笾维实(献上精美的祭品) 鼎煁阳燧(用火炙热鼎器) 玉流星液(献上美玉) 我牲既硕(我的牲口已经长大) 我荐既苾(我的祭品已经洁净) 神监下昭(神灵监察在下面) 安坐翔吉(神灵安坐享受吉祥)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