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肇新,万物资始。
精诚祈天,其听斯迩。
愿均雨旸,田畴之喜。
如坻如京,以备百礼。
【注释】
三阳:古人认为春季为木、火、土三阳;肇新:开始;资始:开始。精诚祈天:诚心祈求上天;其听斯迩:他的旨意将很快来临。均雨旸:使雨水和阳光均等。如坻如京:像小丘,像大城。百礼:各种礼节。
【赏析】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千多篇。《诗经》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到了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正式定名为《诗经》。其中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而《诗经》就是其中的“乐”部分。
朱熹对《诗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作有《诗集传》。他通过笺注和阐发,不仅把这部古老的文学典籍整理得井然有序,还从思想内容上作了深刻的阐释,使其成为后世研究《诗经》的纲领性著作,也给《诗经》本身增添了许多光彩,因此被奉为“经”中的典范。此诗即选自《古诗源》。
绍兴祈谷三首,作者自注:“淳熙八年春祈谷于会稽。”此诗写于南宋孝宗淳熙八年春日。祈谷是古代帝王祭祀天神的一种宗教仪式。这首诗是作者在祈谷时所创作的。
首句“三阳肇新,万物资始”,是说阳气萌动,万物生长,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这里用了三个“阳”字,表现了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接着,作者写到“精诚祈天,其听斯迩”,这是说作者怀着真诚之心向苍天祈祷,希望苍天的旨意能够很快到来。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虔诚的信仰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第三句“愿均雨旸,田畴之喜”,是说希望上天能够使雨露平均地滋润大地,让田野上的庄稼都能获得丰收的喜悦。这里,作者用“田畴之喜”来比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激之情的体现。
最后一句“如坻如京,以备百礼”,是说希望天地之间能够如同小山和小城的地势一样,既能容纳百川,又能应对各种礼节。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礼仪文化的重视和尊重。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