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兮抚琴,啾兮吹笙。
神之未来,肃穆以听。
缤纷羽旄,姣服在中。
神既来止,亦无惰容。
【注释】
澹:平静。
啾:鸟鸣声。
缤纷:五色杂错的样子。
姣(qiāo):美好。
【译文】
黄帝降神,用《高安》之曲。
平静地抚琴,吹起笙簧。
神灵尚未到来,肃穆地倾听。
五彩羽旄,华美服饰。
神灵降临,也无倦容。
【赏析】
这是一首祭祀天地、祈求神灵降临的作品。全诗以“黄帝降神”为线索,通过描绘演奏乐舞和神灵降临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神灵降临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第一句“澹兮抚琴,啾兮吹笙”,描写了黄帝在祭祀时弹奏乐器、吹奏笙簧的情景。这里的“澹兮”形容演奏的琴音平和、悠扬,“啾兮”则形容吹奏的笙簧声音清脆、悦耳。这两句诗通过对音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为下文祭祀的场面作铺垫。
第二句“神之未来,肃穆以听”,进一步描绘了神灵尚未降临时的静谧场景。这里,“肃穆”一词既形容神灵降临前的寂静无声,又暗示了人们对神灵降临的期待和敬畏之情。
第三句“缤纷羽旄,姣服在中”,描写了神灵降临时,人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五彩羽旄的场景。这里的“缤纷”形容服饰色彩斑斓、艳丽夺目,“姣服”则是指人们穿着精美的衣服。这两句诗通过对人们服饰的描绘,展示了祭祀现场的盛大场面。
第四句“神既来止,亦无惰容”,则是对神灵降临后,人们神情庄重、肃然起敬的情景进行了描绘。这里,“神既来止”指神灵已经降临到现场,“亦无惰容”则是指人们面对神灵毫无懈怠之意,表现出对神灵的尊敬和虔诚。
整首诗以“黄帝降神”为主线,通过描绘音乐演奏、神灵降临以及人们神情庄重等场景,展现了一幅庄重而神秘的祭祀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神灵降临的期盼和喜悦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素养,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