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壬癸,律中应钟。
国有故常,北郊迎冬。
乃蒇祀事,必祗必恭。
明默虽异,感而遂通。

【注释】

黑帝降神用《高安》,此句出自《周礼.春官宗伯》:“以雷鼓风师舞云物为六气和,以雷鼓龙舞凤皇为夏令。”又《周礼.大宗伯》:“以熊罴豹虎与五色鼓的节奏为正月,以姑洗钟的节拍为二月,以灵琴瑟为三月,以竽笙磬箫管为四月,以箎埙篪笛为五月,以搏拊鞀铎为六月。”

吉日壬癸,律中应钟。此句出自《礼记》:“十二律,其数六十。黄钟之宫,太簇之商,姑洗之征,无射之羽,夷则之徵,南吕之羽,蕤宾之征,中吕之宫,大吕之商,夹钟之羽,仲吕之征,石钟之羽,黄钟之上,大簇之下。十二者,纪也。”“律”是古代音乐术语,“律吕”指音律。这里指的是祭祀用的乐律。

国有故常,北郊迎冬。此句出自《礼记》“四时之祭,皆所以达天地之心,通神明之德。”

乃蒇祀事,必祗必恭。此句出自《礼记》:“祭祀之时,必有斋戒之礼;斋戒之时,必有洁敬之心。”

明默虽异,感而遂通。此句出自《庄子》“夫至人者,希世绝俗,无所凝滞而与造化者相俯仰。”

【赏析】:

这首诗是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之一。《高安》是指高阳氏,即颛顼(zhuān xū)。颛顼在位时,南方有交趾(今越南)的越裳氏献白雉。他死后葬于衡山,后人奉为南方之神,称赤帝,或称祝融、祝融氏。这首诗写的就是祭祀赤帝的事。

诗的起首两句写祭祀的仪式:“吉日壬癸,律中应钟。”这是说选择吉日良辰,使律吕中的钟声相应。“律吕”是中国古代的音乐术语,指十二律吕中的六个,即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这里所说的“律吕”是指钟声。“壬癸”是天干之一, 属水。“壬癸”与五行中的“金”、“水”相对应, 所以说选择“吉日壬癸”。

第二句:“国有故常,北郊迎冬。”这一句说的是冬至日的祭祀活动。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这一天达到阴阳的平衡状态, 所以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第三句:“乃蒇祀事,必祗必恭。”这一句是说祭祀活动已经圆满结束,表示对神灵的敬畏之情。“祗”是恭敬的意思,“恭”是谨慎的意思。“必祗必恭”,表明了祭祀活动的严肃性。

最后一句:“明默虽异,感而遂通。”这一句是说虽然神灵的存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但人们可以通过祭祀来表达对神灵的敬仰之情。“明默”指的是神灵的存在,“感而遂通”则是说通过祭祀活动可以与神灵沟通。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记述,表达了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