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矣文献,开国有先。
德配感生,对越在天。
练日得辛,来止灵坛。
神其锡羡,瑞应猗兰。
解析:
诗句:
- 皇矣文献,开国有先。
- 德配感生,对越在天。
- 练日得辛,来止灵坛。
- 神其锡羡,瑞应猗兰。
译文:
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 - 僖祖位酌献用《肃安》
伟大的文明,开创了国家的伟大基业。
德行与感生帝相称,祭祀的仪式是对天的尊崇。
阳光明媚的一天,得到辛日,来到了祭祀的场所。
神灵会赐给我们丰盛的恩泽,吉祥的征兆就像猗兰一样。
注释及赏析:
- 皇矣文献:这里的“皇矣”表示伟大、崇高,而“文献”指的是记录或传承知识的书籍和文献。这一句强调了文明的重要性及其对国家的贡献。
- 开国启土:指开创一个国家或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 德配感生:这里的“德”是指道德品质或德行,“配”表示相称或相当,“感生”可能指的是受到感召或启示而生。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的德行与其被赋予的角色(如感生帝)是相匹配的。
- 对越在天:这里的“对越”表示对上天的尊敬,“越”通常指的是超越或胜过。这一句表达了祭祀者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 练日得辛:这里的“练”可能指的是晴朗的天气,“辛”通常表示五行(金)之一,这里可能指的是金色或秋天的颜色。这句话描述了一种特定的天气条件。
- 灵坛:祭坛,用于进行祭祀的地方。
- 神其锡羡:这里的“神”指的是神灵,“锡羡”表示给予、赐给。这一句意味着神灵赐予丰收和丰富的资源。
- 瑞应猗兰:这里的“瑞应”表示吉祥的迹象,“猗兰”是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这一句描绘了吉祥和美好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国家和文化重要性的赞美。通过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现象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崇拜,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