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昭祀典,致享坤仪。
备物咸秩,柔祇格思。
功宣敏树,日益鸿禧。
持载品汇,率土攸宜。
【赏析】
此诗为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九月,宋仁宗为祭祀皇地祇而作。皇地祇,即后土,又称后土皇祗、后土神等。皇地祇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百神之宗”,其地位仅次于天地。宋代帝王常以皇帝名义祭祀皇地祇,以示敬仰之意。
首章起句:“于昭祀典,致享坤仪。”意为:祭祀之事,本应恭敬谨慎,但今却因仓促而失仪。“于昭”是祭奠的意思,“祀典”是指祭祀的礼仪制度。“坤仪”指地母之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此次祭祀准备不足的遗憾之情。
次章:“备物咸秩,柔祇格思。”意思是说,祭祀之物应有尽有,祭品丰盛有序,神灵自然会感到满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此次祭祀准备工作的肯定和满意。
第三章:“功宣敏树,日益鸿禧。”意思是说,祭祀之功迅速彰显,吉祥福气日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此次祭祀所获功德的赞赏之情。
末章:“持载品汇,率土攸宜。”意思是说,祭祀之物丰富多样,普天之下皆适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祭祀活动范围广,影响大,普天之下皆宜的赞叹。
【注释】
- 景德(954—967)——宋朝年号,宋真宗赵恒年号。
- 皇地祇——即地母神,古代称地母神为“皇”者多矣,唯宋真宗封后土为“地祇”始见诸文献记载。
- 昭——通“昭”。
- 致享——致礼。
- 坤仪——后土,地神。
- 备物——谓祭祀时所需之物。
- 柔祇——柔顺的地神。
- 格思——感格。
- 宣——传扬。
- 载——则。
- 持——保持、维持。
- 品汇——物品与品类。
- 率土——全国。
【译文】
祭祀之事,应该恭敬谨慎,但此次仓促行事,失礼失仪。祭祀之物应有尽有,祭祀之人诚心诚意,神灵自然会感到满足。祭祀之功迅速彰显,吉祥福气日增。祭祀之物丰富多样,普天之下皆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