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邑浩穰,民物富盛。
主以灵祇,昭乃丕应。
玉帛牲牷,鼓钟筦磬。
祗荐攸歆,归于至静。

【注释】

元符:宋徽宗年号。祭神州地祇,指祭祀土地神、山川神等。宁安:《诗经·大雅》篇名。《诗经·大雅·文王》中有诗云:“于时保之,子子孙孙。厥声载路,维风及雨,不殄禋祀,自西自东。”此诗是歌颂周文王的功德,后来引申为安宁的意思。这里用宁安来代指“至安静”。

浩穰(ráng):丰盛、富饶的样子。民物:人民和万物。

主以灵祇,昭乃丕应:以神灵主宰着一切,使天下万物都受到保佑。

玉帛牲牷(quán):用玉器和丝织品作为祭品(玉帛),牛羊猪三牲作为祭品(牲),以及各种乐器作为乐章。鼓钟:打击乐器。筦磬:古代吹奏乐器。

祗(zhī)荐:恭敬谨慎地献上。攸(yōu)歆:享受祭礼的快乐。

至静:最安定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徽宗赵佶为祭祀神州地祇所作的《宁安》一诗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祭祀活动的热烈场面,表达了对神灵的虔诚敬仰之情。

首句“都邑浩穰,民物富盛”描绘的是祭祀活动的地点——繁华的城市和丰富的物产。这里的“都邑”指的是城市,而“浩穰”则形容其规模宏大、人口众多。接着,诗人以“主以灵祇,昭乃丕应”开头,强调了神灵的作用和重要性。在祭祀活动中,神灵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保佑人民和万物,使得天下太平、社会和谐。因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次句“玉帛牲牷,鼓钟筦磬”进一步描写了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道具和乐器。玉帛和牲牷都是祭祀中常用的物品,代表着敬意和虔诚。而鼓钟则是打击乐器,用于表达祭祀时的庄重氛围。此外,还使用了一些其他乐器如管磬等,以增添音乐的效果。这一句主要展示了祭祀活动的热闹和隆重程度。

第三句“祗荐攸歆”,意思是恭敬谨慎地献上祭品并享受祭礼带来的快乐。这里的“祗”表示恭敬,“歆”则表示品尝、享受之意。整句话传达了祭祀者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他们通过献上祭品和享受祭礼来表达对神灵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最后一句“归于至静”,意味着祭祀活动结束后回归到最平静的状态。这里的“至静”是指最安定的状态,即祭祀结束后人们能够放下心中的忧虑与不安,重新回到宁静的生活中去。这既是对神灵的感谢和感恩,也是对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