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盏在户,金奏在庭。
笾豆有践,黍稷非馨。
义尽蠲洁,诚通杳冥。
言旋风驷,祚我修龄。
在《朝谒太清宫九首》中,其九“送神用《真安》”的诗句为“醴盏在户,金奏在庭。笾豆有践,黍稷非馨。义尽蠲洁,诚通杳冥。言旋风驷,祚我修龄。”,下面将逐一进行解释:
- 诗句原文及译文:
- 原文:“醴盏在户,金奏在庭。笾豆有践,黍稷非馨。”
- 译文:在户前摆放着美酒,在庭院中演奏着金声。祭品虽然摆好,但香气却无法传遍四周。
- 注释:“醴盏”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甜酒或美酒,这里指放在门口的美酒;“金奏”指的是音乐中的金属乐器声,这里指庭院中的金钟乐声;“笾豆”是指古代祭祀中用于盛放食品的竹制器具,而“黍稷”则指粮食作物;“义尽”意为尽了道义、心意;“蠲洁”意为清洁无暇;“诚通”意为真诚通达;“言旋风驷”,“言”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说”,旋风驷则是神话中的祥瑞动物,这里比喻美好的预言或祝福;“祚我修龄”,意为给我带来长久的生命或福运。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感谢之情。诗中通过描述祭祀的准备过程,反映了古代人对神灵的崇拜和祈求神灵保佑的愿望。同时,通过对仪式的描述,也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
- 在诗歌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神灵能够继续庇佑自己,带来长久的生命或福运。这种祈福的方式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也展示了古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
-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古人对于神灵的敬畏和感恩,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和寄托,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醴盏在户,金奏在庭。笾豆有践,黍稷非馨。”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人在祭祀活动中的虔诚态度以及对神灵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