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其祀神,知神嗜好。
阏伯祀火,为神所劳。
眷言配食,既与火俱。
于乐旨酒,承神嘉虞。
注释:
谁去祭祀神灵,知道神灵的喜好。
阏伯祀火,为神所劳。
眷念着配享的神灵,既和火一起。
在乐旨酒中,接受神灵的嘉许。
译文:
谁来祭祀神灵?知道神灵的喜好是什么。
阏伯祭祀火神,被神灵所困扰。
他怀念配享的神灵,既和火神一同。
他在美酒音乐中,接受神灵的嘉许。
谁其祀神,知神嗜好。
阏伯祀火,为神所劳。
眷言配食,既与火俱。
于乐旨酒,承神嘉虞。
注释:
谁去祭祀神灵,知道神灵的喜好。
阏伯祀火,为神所劳。
眷念着配享的神灵,既和火一起。
在乐旨酒中,接受神灵的嘉许。
译文:
谁来祭祀神灵?知道神灵的喜好是什么。
阏伯祭祀火神,被神灵所困扰。
他怀念配享的神灵,既和火神一同。
他在美酒音乐中,接受神灵的嘉许。
【注释】 1. 御楼:皇宫。 2. 其三:指《长歌行》之第三首,诗中“重城春满,双阙云浮”即指此。 3. 重(chóng)城:指京城。 4. 雉扇:古代宫中的一种旗帜,形如鸡头,用以障风。 5. 珠旒(liú):古代帝王所戴的玉制冠冕,由珠串成,下垂为旒,以垂于两边,故称。 6. 叶风:指微风轻拂。 7. 应律:与音律相合。 8. 文德:文化修养。 9. 怀柔:安抚、柔和。 10.
朝会其二 太平之符,昭发众瑞。 爰有嘉禾,异垄合穗。 大田如云,既穫既刈。 野人愉愉,不亦有岁。 【注释】 太平之符:太平的征兆。 昭发众瑞:明显地显示了各种吉祥的征兆。昭发:明显,显著。 爰:于是,就。 嘉禾:指禾苗长得又高又好。 异垄合穗:不同的垄里长出的禾苗都聚在一起结出穗子。 大田如云:大片田地像一片云一样。 既穫既刈:收获完毕,收割完毕。穫,收割。刈,割草。 野人愉愉:农夫们高兴愉快。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本题要求学生先翻译诗句,再赏析诗句大意,最后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自己对诗的理解,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和注解来理解诗意。如“恩覃春煦”,意思是“恩泽普及春天的温暖”,其中“覃”是普遍的意思;“令布风驰”,意思是“命令颁布,春风疾驰”,其中“令”是命令;“声名昭晰”,意思是“名声显赫”,其中“声名”是声誉;“文物葳蕤”
【注释】 毓粹乾坤:孕育天地的精髓。 储休阴阳:储存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 氤氲馥郁:香气四溢,芬芳扑鼻。 纷炜煌煌:光芒万丈,照耀四方。 融为和气:融合成为和谐之气。 发为祥光:发出吉祥之光。 瑞牒昭纪:吉祥之兆彰显于历朝历代。 万寿无疆:祝愿寿命无限,永远长寿。 【赏析】 《朝会》共三首,这是第三首。此诗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盛唐气象图。 “毓粹乾坤,储休阴阳
【注释】 ①爰(yuān):发语词,无实际意义。嘉禾:指禾穗上长出的谷物。含章:犹言含苞待放,喻指禾穗尚未成熟但有希望。自天:从天上降下。宛城洛画:指宛城、洛邑的城墙和城池上的图画。粲若奎躔(qián chá ):《诗经·小雅·甫田》中有“奎主四星”之语,奎为二十八星宿之一,这里指代奎星。躔,即星群。奎躔,比喻事物众多,繁盛。珍符:吉祥的象征。显著:明显地显露出来。灵意:神灵的意志。昭宣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涣号爰发,皇敷至仁。(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涣(huàn)是文王的称号,他的名字“文”意为教化,“武”指武力。爱发即“爱民”,意指爱民如子。皇敷至仁,表示皇恩浩荡,充满仁德。 2. 幽隐尽达,洪德日新。(出自诗经《小雅·鸿雁》):幽隐指的是隐秘之处,这里指国家或民众内心的隐秘需求得到满足和实现。尽达意味着完全开放,无遗漏。洪德即广大的德行,日新则每天更新,不断进步。
朝会 其一 华滋凝气,灵粹发祥。 紫盖轮囷,金跗炜煌。 阳蓼三秀,甘泉九房。 瑞图休证,君王寿昌。 注释:华滋:美好的气息。灵粹:灵气凝聚,精华凝聚。 凝气:凝聚的气息。 灵粹发祥:灵气凝聚,精华凝聚,万物生长,吉祥之兆。 紫盖:帝王的冠冕。 轮囷:形容高大而曲折的样子。 金跗(fǔ)炜煌(wěihuáng):金色的脚和明亮的光辉。 阳蓼(liǎo):阳光下的蓼花。 三秀:三次开花。 甘泉九房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第一句“地效珍物”“朝会”,是说地上的珍宝,都是朝廷所赐;第二句“时维兹禾”,即指“时维九秋”;第三句“秀标四颖”,是指庄稼长得高耸入云;第四句“祥掩并柯”,“祥”指的是禾苗上的穗儿,“掩”“柯”是禾叶的意思。第五句“嘉生绝拟”,是指嘉谷之生,无出其右;第六句“善应为多”,是指庄稼长势良好,应是天意使然;第七八句“光溢图谍,宣用登歌”,是以《诗经》中“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注释】 飨:祭。 宗祧:祖庙。 骖腾素虬:乘着白龙飞翔的样子。 归自庙:回到庙中。 端闱:正室。 百常:指天子,皇帝。 耸环:巍峨高耸。 七校:指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天象可反映人事,故用七校象征皇帝的权威。 倾瞻:仰视。 覆焘:遮盖、护养。 【译文】 祭祀祖先,是圣君之孝。 驾着白龙飞回,回到宗庙中。 正室庄严,威严肃穆,像北斗星那样高耸。 天下万邦都仰视,好像天要庇护一样。 【赏析】
【注释】: 1. 端闱壮丽,羽卫骁腾:指皇宫的门户宏伟壮观,卫士们英勇威猛。 2. 天仪毕晔,如日之升:指天空中各种天文仪器明亮辉煌,犹如太阳冉冉升起。 3. 千官景从,万宇仰承:指朝廷官员都追随在皇帝周围,整个宇宙都在仰望着皇帝。 4. 辉光四充,介福其膺:指四面八方都充满了光辉,这吉祥福气就降临在你的身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帝王的颂歌,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全诗通过对皇宫
【诗句】 皇念有神,介我戬谷。 登时休明,有此美禄。 酌言献之,有飶其香。 神兮燕吚,醉此嘉觞。 【译文】 皇帝怀念神灵,保佑我国家昌盛。 登高远望,天下太平,国家繁荣昌盛。 献上美酒,祭祀神灵,表达敬意和感谢。 神灵享受宴乐,沉醉于这美酒之中。 【注释】 1. 皇念:皇帝的怀念之情。 2. 介:保佑,庇护。 3. 戬谷:指国家的安宁,没有战争。 4. 登时:立刻、立即。 5. 休明
【注释】 捧俎用《丰安》:古代祭祀,献祭时将牛羊等牲口放在俎(一种托盘)上,由执事官捧着。这里指在祭祀大火星的活动中,要选用肥壮的牛羊作牺牲。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绍兴祭祀大火的十二首诗中的第二首。火,指大火星,即心宿一、二两星。古人认为,天上有十二个星宿,分别主管十二种气象现象和人事吉凶。“大火”主管夏季炎热,所以又叫“夏台”。此句意为:大火星遵奉上天的命令,万物都得到了它的养育而生长。
【注释】 荧惑:火星,古人认为火星主司火事。惟火与合:只有火才能与它相合。繄神主火:神祇主管火,是纯一不杂的。作配荧惑:作为配祭火星之神。祀功则然:祭祀的功效就在这里。不腆之币:不多的祭品。于以告虔:用以表示虔诚。 【赏析】 这是一首祭祀火星的祭文,全诗共四句。第一句是说火星在天上,只有火才可以与它相合。第二三两句是说火星之神主持火事,是纯一不杂的神祇。第四句是说祭祀火星的目的就在于此
【注释】 1神既贶施:神赐给恩惠。 2嗜我饮食:喜爱我的食品。 3申以累献,以承灵亿:连续不断地进献,用以承受神灵的庇佑。 4方常羊:指祭祀用的牛羊。 5于再于三,于诚之将:表示虔诚地敬献酒三次,表示诚心。 【赏析】 这首祀火诗是宋宁宗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四月在越州祭大火时作的,共十二首,此为第一首。这首诗是祭祀用乐歌词,其内容与祀太一、祀青帝、祭后土等同
注释: 绍兴祀大火十二首 送神用《理安》 1、登降上下,奠璧献斝。 释义:在祭祀的过程中,人们要进行登高和下跪的动作,然后进行奠玉和献酒的仪式。 2、音送粥粥,礼无违者。 释义:音乐声悠扬动听,所有的礼仪都符合规定。 3、已虞至旦,神其将归。 释义:已经准备好了迎接神灵的到来,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地返回。 4、顾我国家,遗以繁釐。 释义:回顾我们国家,遗留给我们这么多的事务和责任。 赏析
这首诗是《高安》诗中的首章,内容是关于祭祀火神的。 烨烨我宋,火德所畀。 “烨烨”形容火光明亮,这里用来形容宋朝的繁荣昌盛。 用火纪时,允惟象类。 “用火纪时”是指利用火来计时,这里用来形容火的重要性和作用。 “允惟象类”是指这种作用与自然界的规律相符合,这里用来形容火的作用与自然规律相符。 神以类歆,诚繇类至。 “神以类歆”是指神灵会因相似而感应,这里用来形容火的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