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遵其令,无物不长。
视此牲牢,务得其养。
豢以祀神,有腯其肥。
非神之宜,其将曷归。

【注释】

捧俎用《丰安》:古代祭祀,献祭时将牛羊等牲口放在俎(一种托盘)上,由执事官捧着。这里指在祭祀大火星的活动中,要选用肥壮的牛羊作牺牲。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绍兴祭祀大火的十二首诗中的第二首。火,指大火星,即心宿一、二两星。古人认为,天上有十二个星宿,分别主管十二种气象现象和人事吉凶。“大火”主管夏季炎热,所以又叫“夏台”。此句意为:大火星遵奉上天的命令,万物都得到了它的养育而生长。

下面两句的意思是:看着这些供品,一定要选择肥壮的,因为大火星不是适合吃这些东西的。“豢以祀神”,指祭祀神灵时用食物来供奉;“腯”,肉肥壮;“其肥”指牲牢肥壮。“非神之宜”,意谓这些供品不适宜献给神灵享用;“其将曷归”,意思是说,如果这些供品不是为神灵所食用,那么它们将会归到哪里去呢?这一句是诗人对祭祀活动的质疑,也是对当时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批判。

这首诗反映了南宋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腐败生活,揭露了他们借祭祀活动来炫耀自己的富贵和享乐的生活本质。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寓意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