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物之精,散乎太空。
维索之飨,合聚而同。
乃击土鼓,于岁之终。
格彼幽矣,肸蚃其通。
诗句如下:
维物之精,散乎太空。 维索之飨,合聚而同。 乃击土鼓,于岁之终。
译文如下:
万物的精华,散布在浩瀚的太空中。
为了祭祀,人们聚集在一起共享美食。
于是敲响了土鼓,在年末之际举行。
关键词解释:
- 维物之精:这里的“维”是动词,意为“维持”、“维护”,而“物”则指代世间万物。“精”则表示这些万物的精华或精髓。所以“维物之精”整体来看,可以理解为维护和维持世间万物的精华。
- 散乎太空:“散”在这里是动词,意为“分散”、“散落”。 “乎”是一个介词,表示方位,相当于“在……中”。 “太空”则是古代对宇宙的称呼,泛指天空和宇宙。所以“散乎太空”整体来看,可以理解为万物的精华散落在广阔的天空和宇宙之中。
- 合聚而同:这里的“合”是动词,意为“聚合”、“集合”。“聚”则表示聚集。“而同”则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即聚集在一起。所以“合聚而同”整体来看,可以理解为人们将各自的食物聚集在一起共享。
- 乃击土鼓:这里的“乃”是一个副词,表示“就”、“于是”。 “击”则是动词,表示敲击。 “土鼓”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泥土制成。所以“击土鼓”整体来看,可以理解为敲击土鼓的声音。
- 于岁之终:“于”是介词,用于引出时间状语。 “岁”则指代一年。 “终”则是名词,表示终结、结束。 所以“于岁之终”整体来看,可以理解为在一年的结束时刻。
赏析:
这首《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南方百神迎神用《简安》》是一首描绘古代祭祀活动的诗。诗人通过对祭祀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庙会上,感受到古人对天地自然的崇拜与敬畏之情。